论文总字数:6198字
摘 要
关键词:通感;学习方法;想象;审美;音乐教学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一、利用艺术通感,激发出孩子对学习方面的兴趣,并培养出孩子多样的情绪和情感。 3
二、调动艺术通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儿童的异质同构 4
1.渗透美的细节, 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乐于表现 5
2 、音画交融、感官转化, 让学生善于表达。 5
三、用艺术通感,激发儿童的审美潜质,促进智慧发展。 6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伴随着改革的的深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也愈发的重视,音乐教育对幼儿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被人们逐步挖掘出来。通过音乐教育,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为关键的是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促使幼儿在了解一定音乐知识的前提下,其对音乐的感知素养不断地提高。存在于艺术各领域中的艺术通感, 对审美知觉进行不断地互通、交叉、转换和挪移,是两种或多种分析器中枢部分的改道和接道,从格式塔心理学来讲,这是由于不同感官知觉的“同构”。
一、利用艺术通感,激发出孩子对学习方面的兴趣,并培养出孩子多样的情绪和情感。
儿童的特性决定了其无法长时间的专注,其兴趣容易转移,稳定性不强。但凭借艺术通感,儿童可以在以综合艺术形式多方位开展的艺术教育中更多的审美体验。通过通感的手段,让儿童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音乐,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也可以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在由不同的艺术形式间的不同表现手法之间变换。对于儿童来说,情感是其学习音乐的前提,兴趣伴随着情感,而情感可以引发出儿童的兴趣。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要明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相关规律作为前提,将自身特殊的规律展现出来——用音乐来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 首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先让儿童通过视觉音乐的各种符号加以了解,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具体地了解,对相关的演唱、演奏技巧也通过自己的听觉进行一定的接触或掌握,通过联觉在头脑中建立起音乐的最基本、简单的形象,来感受、理解音乐,并用动觉——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一步一步地发掘出儿童本身的音乐才能,儿童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不断地认识和把握音乐,并培养出对音乐的热爱及积极态度,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素养。同时以音乐教育作为健全其的人格的手段,对儿童全面、和谐、整体的发展能起到积极地作用,这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得知,音乐教育可以对实施全面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关于以上的论点,古今中外不同的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们都有过十分精辟的阐述。孔夫子曾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 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有利于仁人君子修身养性的完成,音乐可以在融合、协调人的知识、经验的同时,对人的和谐、整体的完善也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曾经说过,艺术、音乐是改变人、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育方面,他既注重儿童的天赋,又对勤学苦练进行不断地强调,不但要求儿童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求对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及对心灵进行净化,这里的通感不仅仅局限于感觉器官,甚至是思维品质协同音乐的“通感”。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以音乐教育作为手段,以“通感”作为桥梁,来培养人的整体全面的发展,这已经成为贤者们的共识。 在这样的状况下,在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不仅要对音乐学习规律加以遵循及针对儿童的心理来进行音乐潜能的挖掘和音乐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导,而且要想深入的发展教育,以音乐的通感作为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以达成儿童在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也是一种极佳的方式。早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擅长画竹,正因为他成竹在胸,触发了对竹的深厚情感,配以适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感受的现实基调, 故而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通过画竹来抒发画家本人的情感、抱负,赋予了竹子无穷的生命及神韵。儿童的“通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在艺术作品与艺术活动中儿童能够感受到美,从而体验到丰富的情感。
二、调动艺术通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儿童的异质同构
所谓异质同构,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解释,即在外部事物的存在的方式、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视觉、人的有效知觉、以及情感等艺术的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而这些关系达到共同的一个“点”时,就能激起多样的情感体验。
把音乐当成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用音乐教育孩子的同时就能让孩子的的发展更加的全面,这是说除了教给孩子的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感受表现、最终的情感体验等的这些基本的事物以外,还一定要让孩子在精神和心灵这些地方得到更加深入的思想教育。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过,艺术、音乐都是可以改变人类和造就人的一种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不但要重视孩子的天赋,还要让孩子勤奋学习,鞭策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净化孩子的心灵!伟大的艺术是应该审美创造,不应该是单单的临摹生活,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善于运用“通感”,从各个方面进行想象,从而引发创作的源泉。
在艺术教育的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孩子多彩的内心情感,让孩子经过那些艺术的作品和艺术活动的运用视觉仔细观察出内艺术外部特征,这样就可以冲破情感的单独性和木纳性,可以激起内心更多的情感经验,从而出现不同的感情审美效果。孩子有充实的情绪感,而情绪感非常具有通感特有的感染性, 孩子可以在一些艺术作品和活动中感受到美的感觉,从而发出内心充实的情感体会!
1.渗透美的细节, 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乐于表现。一般的艺术欣赏大多数是从艺术形象方面引发出的感触作为起点的,在接触艺术形象的时候, 用形象的图案来给学生展示, 让孩子通过视觉以及联觉感受到自己好像就在里面一样。 设计出合适的小情景模式,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让孩子从具体方面来把握感受音乐, 强化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 让孩子认真的听管弦乐曲《钟表店里》, 这首作品很有标题性 , 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孩子在教室挂上很多的钟表, 这样,让学生进入教室从视觉上就好像在钟表店里一样。而且盯住每个钟表的走动的不一样这一点, 来衔接整个课堂教学。让孩子自己来表演、打击乐器、或者可以用身体乐器来亲自体验, 感受出音乐和钟表移动的方式, 体会和想象制作钟表的劳动者、休息的劳动者和买钟表的顾客们的景象。从脑海里想象出的画面中来体验出这些音乐的特点。
2 、音画交融、感官转化, 让学生善于表达。
在很多的情况下,作为学生,其理解能力、个性、特长一定大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学生不善表达自己。遇到这种状况,不同的感官领域的表达会使学生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图画上,不同的色调给人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音乐也能使人有不同的感受。声调和音乐融合的感觉,形象而又直观,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过程中的音乐情绪的分辨能力。经常鼓励学生用颜色来表达情绪,使得同学们不加思考地用红,橙,黄这些暖色调的来表现欢乐愉快的感情。并举例说明暖色调的音乐,如《喜洋洋》;用灰色、黑色等暗色调显示悲伤的二胡曲歌曲,例如《江河》;用蓝色,紫色等冷色调表现抒情深沉的音乐,例如《天鹅之死》。除了颜色,图谱、图解、线条等方式能让音乐更加形象化,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来感受和表达音乐的乐趣。例如,在欣赏音乐的教学中,对于曲式的分辨和讲解。由于太过理论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向学生表达。采取图形谱便是好的方式,将对音乐前进过程当中的节拍、节奏、音律的听觉感应,变动成或直或曲、或连或跳的图形、线条。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画下来。比如,在教管弦乐《狮子王进行曲》的过程中就常常使用图形谱,首先创造出简单的图形谱,让学生体会音乐狮子行走的主题,再发挥想象用图形来表示这一主题。比如说一些孩子就会创造性地用自己脚的尺寸画出狮子脚的线条。用线条或图形来激发学生找到音乐狮子。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图像和音乐的变化,画出相应的图谱。并且在转变乐段时,学生们很多都能用不同的图形谱表示。这证明他们能听出音乐的形象变化。当我们再一次的聆听音乐时,其形象和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
三、用艺术通感,激发儿童的审美潜质,促进智慧发展。
在艺术通感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多种器官综合运用、相互联系,不断刺激脑细胞发育,使情感情绪变化丰富,有益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审美潜能。在综合艺术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多种不同的启发方式。首先要让儿童被美的东西吸引,然后步步递进,形成连锁反应,最后形成多种感觉的通感。如用“春天”作为主题的艺术通感教育,首先可以放映春天的景色图片给儿童看,以加强他们的感性认知,与此同时播放莫扎特的《春之歌》,使得视听感觉联系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妙风情。老师可以自己编写一个关于春天的乐曲,来启发学生自己填写歌词演唱;还可以模仿春天鸟儿的叫声,让学生听音色、音高、节奏的快慢高低变化。舞蹈老师可以引导儿童模仿鸟儿编排动作,和儿童一起用舞蹈表现春天的美。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在欣赏图片播放音乐时,可以让儿童观察一些春天的动植物的形状、颜色和鸟儿的叫声,并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加以说明和相互交流。
人的感觉是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整体。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通感的综合作用、调动儿童的各个器官,使得视听互补、音画结合、语音相通、手脚并用,多项交融,发挥优势,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创作上发展得更全面。例如,以“秋”为主题的音乐教学中,以听为主,画作为补充,让学生自己“寻找秋”,画“秋”,“舞秋”,一直到最后完成“歌秋”。 儿童的一系列感官性能互补的整合过程中,让学生即兴动作,小组内相互合作。在“表演秋天”的环节中,让学生扮演小树叶、风的游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提升儿童感受音乐,文化的敏感程度学生的音乐和即兴发挥的能力。让儿童尽可能参与,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音乐的方式。通感做为一种复杂、深刻的心理活动。经验越多,学生更能深入体会,从而使音乐课堂的良性作用更大。因此,研究艺术形式的基本形式,如语言,文学,艺术,身体律动等应加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198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