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6315字
目 录
1.《骆驼祥子》概述……………………………………………………3
2.《骆驼祥子》翻译现状………………………………………………3
3.语言翻译对比分析……………………………………………………3
3.1用词准确,表意清楚…………………………………………………………………3
3.2凸显原文语言特点……………………………………………………………………5
3.3翻译缺失………………………………………………………………………………8
3.3.1施晓菁版本语言缺失…………………………………………………………8
3.3.2伊万·金版本语言缺失………………………………………………………10
- 情节处理对比分析……………………………………………………11
4.1施晓菁译本情节缺失分析……………………………………………………………11
4.2伊万·金译本情节缺失分析…………………………………………………………13
- 结论……………………………………………………………………14
6.参考文献………………………………………………………………15
7.致谢……………………………………………………………………16
《骆驼祥子》英译本校评
刘畅
China
Abstract: "Rickshaw Boy" as 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leader", its spread to promote the world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charm of Beijing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translation also contributed.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linguistic and plot aspects of the Evan King translation and the Shi Xiaojing translation, and analyzes their respective flash points and deletions.ts and deletions.
Keywords: Rickshaw Boy English translation Linguistic Plot
- 《骆驼祥子》概述
《骆驼祥子》是一部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讲述了祥子买了车又卖掉,三起三落最后完全堕落的悲剧故事。老舍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都以贴近民众生活的语言叙事风格而著称。《骆驼祥子》也体现了这一点,这部作品通过大量的使用老北京方言形象的描写出不同的劳苦民众形象以及劳动者的生活场景,尤其是大杂院和茶馆等带有鲜明北京色彩的场景,这种京韵京腔的语言风格给《骆驼祥子》增添了浓郁的北京风气和市井气息。《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笔,许多学者也希望能将它推向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所独有的语言魅力。因此《骆驼祥子》的翻译工作必须要受到重视,只有优秀的翻译作品才能让外国读者真正体会到《骆驼祥子》的魅力,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增加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
2.《骆驼祥子》翻译现状
《骆驼祥子》目前共有四种较为权威的英译本。第一版本是美国翻译家伊万·金于1945出版的Rickshaw Boy ,这是《骆驼祥子》的第一个译本,是在老舍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翻译的。第二个译本Rickshaw: the Novel Lo-t’o Hsiang Tzu是1979年Jean M.James翻译的 。第三个译本是1981年由旅美华人施晓菁翻译的Camel Xiangzi。第四个译本是2010年的Howard Goldblatt译本:Rickshaw Boy。译者Howard Goldblatt,中文名葛浩文,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十分了解老舍先生并对之前三个译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因此他的译本用词准确到位,语言风格与老舍相似,注重韵律感。《骆驼祥子》这四个译本虽然都来源于同一本小说,但是因为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译者本身的语言风格、翻译理念的不同,所以呈现出的翻译作品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伊万·金版本的Rickshaw Boy 和施晓菁译本Camel Xiangzi,这两版译本之间的对语言和故事情节上的不同处理方式。
3.语言翻译对比分析
3.1用词准确,表意清楚
能够准确的翻译出原文所表达的内容是翻译者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翻译的一些行为都必须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上的,脱离了原文的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改编。所以对于一个译本的评价我们首先要从译本是否用词准确,表意清楚开始。
施晓菁在翻译过程中一直致力于语言的忠实性,其译本能与原文有很高契合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用词的精准到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虎妞”这一人名的翻译。“妞”是方言中对女孩的称呼,而“虎妞”中的“虎”则是体现了这一人物虎头虎脑的外貌特点以及她性格泼辣直爽像老虎一样的性格特点。单从人名,一个性格彪悍,骂人像男人一样爽快的“虎妞”跃然纸上。因此,对人名的翻译也很重要,我们要通过人名第一时间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主要人物的“虎妞”,她名字的翻译在不同的译本中也有很大差异,伊万选择直译的方式,翻译为“Tiger Girl”虎姑娘,直译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在阅读时缺少了泼辣强悍的感觉,不能凸显出“虎妞”的性格特点。James译本就更为无趣了,他直接翻译成“Miss Liu”。虎妞姓刘,翻译成刘小姐从语义上说也没有错误,但是刘小姐的表达方式正式又普通,完完全全没有了原作品的影子,缺少特点。施晓菁则别出心裁的将其翻译成“Tigress”,“tigress”一词在英文中表示雌性的老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老虎”。“母老虎”一词在中文中又有另一种含义,用于比喻像老虎一样强势凶悍的女性,这恰好贴合了“虎妞”这一人物形象,十分准确传神。
同样能体现施晓菁翻译准确的例子有许多,比如说“这不结啦!”[1]这是虎妞对祥子说的一句话,“这不结啦”这是我们日常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意为“这样就可以了”。伊万将这句话他错误理解为“这不能了结”就翻译成“isn’t going to end here”[2]。施晓菁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她的翻译是“Now, that’s better.”[3]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还有对“说媒”的翻译。在祥子那个时代,男女间的婚姻并不自由,需要由父母出面请来专门从事婚嫁行业的人来进行联系。这样的人我们称为“媒人”,这样的行为称为“说亲”,也会称之为“说媒”。施晓菁没有使用较为常用的“matchmaker”,而是选用了更为通俗的“go–between”,表达简洁又到位,和原文十分契合。伊万使用“spoke for”进行翻译,表意模糊,难以让与我们有文化差异的外国读者理解。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施晓菁语言的忠实性贯穿了其译本的全文,她坚持与原文相一致的原则值得翻译者们学习。
尽管伊万译本会因为语言障碍出现翻译错误,但是在伊万清楚理解的内容上,他也力求做到用词准确,表意清楚。《骆驼祥子》中往往会引用一些俗语,虽然俗语可以让语言更形象,但会造成译者的翻译困难。正如“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4],这句话意思是不要做错事后再想方法补救。施晓菁的翻译是“don’tslap me once only to pat me three times”[5]伊万的翻译是“there’s no use slapping me once and then patting me three times.”[6]“揉”一词两位译者
都用了“pat”,“pat”意思是轻拍,能表现出安抚的意思,但是我认为这与原文中的“揉”相比还是有偏差,安抚的意思不够明显。但是对“pat”的不同处理方式也能看出对原文文意是否能表达清楚,施晓菁直接使用了原型“pat”感觉生硬,伊万使用的是“patting”读起来更加轻柔,安抚意味更为明显。还有一个词是“虎牙”。在文中两次提及了虎牙,第一次是对刘四爷的外貌描写,写他有“一对大虎牙”[7]。伊万翻译成“prominent teeth”[8],施晓菁版本是“protruding teeth”[9],所用的词汇意思相近,都是指突出的牙,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二次提及“虎牙”一词时两位译者都换了翻译方式。这出现在文中虎妞来找祥子的一段话里,“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10]施晓菁使用的是“canine teeth”[11],意为犬齿。其实从生理角度来看“虎牙”的确尖尖的,像是动物的犬齿,施晓菁的翻译已经很形象了。但是伊万使用的“tiger fangs”[12]我认为更加贴切准确,“fangs”是指獠牙,虽然“虎牙”在形态上没有獠牙那么大与尖锐,但是要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看。当时是虎妞告诉祥子自己怀孕了,这样突发的消息让祥子十分无措和慌张,他内心是有些抵触虎妞的。伊万使用“tiger fangs”就是形象的反映出虎妞当时在祥子眼中的样子,她像一只老虎露出了獠牙,尽管祥子很害怕但是只能听从她的指挥,无处可逃。因此我认为伊万的翻译更为准确。
虽然两位译者都很注重用词的到位与表意的明确。但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施晓菁的翻译更胜一筹,毕竟作为华裔她比伊万少了对原文的理解障碍。而且将施晓菁译本与原著进行对照后我发现,她一直以对原文的忠实为基本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让语言的忠实性成为其译本的最大亮点。
3.2凸显原文语言特点
除了原作品文意的表达清楚,其语言特点也是需要翻译者们不断揣摩分析的。能够较好的保留原文中生动又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才是一位合格的译者,如何在忠实于原文表意清楚地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凸显出原文的语言魅力,这对译者来说也是不小的难题了《骆驼祥子》语言的的鲜明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具有动感,并且十分口语化,尤其是对一些北京方言的翻译,这不光是考验翻译者的水平,更是考验翻译者对于北京人文风情的了解。
对于这一点,身为华裔的施晓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母语优势,同时她从事口译工作多年,翻译水平自不必说。例如
-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13]
“This story is about Xiangzi, not about Camel.”[14]
这里的“介绍”施晓菁没有用我们惯常使用的“introduce”只用了一个“about”一笔带过。的确,在原文口语化的叙述中“introduce”没有“about”来的贴合语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6315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