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3204字
目 录
1宋词中咏叹曹操的作品 4
2宋词中曹操的形象 7
2.1一统天下的霸主 7
2.2三国英雄的代名词 8
2.3凶残奸伪之人 8
3宋词借曹操形象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9
3.1世道不明,渴求英雄 9
3.2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0
3.3怀古伤今,感叹人生 10
参考文献 13
宋词中的曹操形象探析
李赟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Cao Cao is very rich and complex. Cao Cao was as much censured as praised in literary works of all times. Belittling Cao Cao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Cao Cao’s appellation also brought with emotional color, such as “old thief”, “treason”, etc. This period was regarded as a watershed when Cao Cao’s image began to deteriorate. However, unlike the universal tendency to debase Cao Cao in th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Ci poets praised his meritorious service and criticized his poor personality separate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s on Cao Cao in Song Ci, analyzes Cao Cao's image presented in Song Ci,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negative evaluations. In addition,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Cao Cao’s image expressed by Song Ci is also elaborate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tread of belittling Cao Cao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offspring.
Key words:Song Ci;Cao Cao;Image;Evaluation
引言
三国是一个人物纷杂的时代,英雄、奸雄辈出,这些人物常常作为诗歌的素材被吟咏。而曹操作为一个历来毁誉参半的三国人物,经常在文人的作品中出现,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有着不同的形象。
宋代文人陆游、司马光及朱熹等从不同角度角度抨击曹操这一形象。由于南宋时期汉民族受到外族欺凌,蜀汉成了汉民族的象征,而曹操在一部分文人眼中是个篡权者,陆游是尊刘反曹的,“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陆游《得建业倅郑觉民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曹操时通过言语尽显其狡诈的性格,“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朱熹是南宋理学家,儒学集大成着,认为曹操窃国是为名分不正,是违背“三纲五常”的。同一时代的还有陈与义的诗作《夜赋寄友》以及陈造的《孔明二首》等二十首宋诗对曹操进行贬低,苏轼在《东坡志林》、《诸葛亮论》、《拟孙权答曹操》和《孔北海赞并序》等散文中尖锐地批判了曹操,宋代著名话本《三国志平话 》、《三分事略》和影戏《事物纪原》同样都是贬斥曹操的主题。目前学者多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宋代这一大时期曹操的普遍形象上,而宋词中的曹操形象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宋代,中国的社会时代氛围较前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学家朱绍侯和学者李艳、付兴林认为,曹操从英雄到枭雄的转变在宋代。“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1]],在民间已经形成这种贬曹倾向。同时期的文章也出现了这样的思想,朱熹的《通鉴纲目》和陆游的《得建业倅郑觉民书》都描绘了一个奸诈之人形象。
更确切地说,曹操在南宋词中的形象大部分是正面形象。在对宋词资料进行归类时,发现有部分是颂扬曹操的,而这些主要都是南宋时期的词作。南宋是靖康之耻后建立的政权,由于北方蛮族南侵,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一带,国家破裂,后期朝政糜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对内消灭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各方少数名族,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一生致力于一统天下。南宋文人渴望建功立业,将收复中原和天下统一的希冀赋予到曹操身上。付兴林、史秀洋在《曹操形象在宋词中的接受研究》(陕西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中指出,宋词一反宋代主流文学中普遍的贬曹倾向,表现出对曹操的向往、钦慕甚至是崇敬之情。本文主要探讨宋词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宋词中咏叹曹操的作品
诗言志,词言情,在词作中文人士大夫可以大胆吐露心声,可以大胆吐露心声,叹羡曹操之志之才,或贬斥阿瞒之奸之耻,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立体化。宋代是一个对曹操评价的转折时期,尤其是在南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元素,南宋之后的曹操形象开始复杂化,从而有了与前朝不同的形象特征。
现将宋词中咏叹曹操形象的作品做出如下统计:
朝代 | 作者 | 词作 | 咏叹词句 | 对曹操的称谓 | 数量 |
北宋 | 范仲淹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 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 曹操 | 1 |
北宋 | 苏轼 | 满江红(江汉西来) |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 曹公 | 2 |
北宋 | 苏轼 | 少年游(野作六客词) | 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 曹刘 | |
南宋 | 张孝祥 | 水调歌头·汪德邵无尽藏 |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 | 曹公 | 1 |
南宋 | 辛弃疾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 | 曹刘 | 8 |
南宋 | 辛弃疾 | 六么令(用陆氏事) | 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 | 曹刘 | |
南宋 | 辛弃疾 | 贺新郎(听我三章约) |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 曹 | |
南宋 | 辛弃疾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曹刘 | |
南宋 | 辛弃疾 | 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 | 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 曹孟德 | |
南宋 | 辛弃疾 | 卜算子(万里籋浮云) |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 曹瞒 | |
南宋 | 辛弃疾 | 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荆门 | 君去问曹瞒。好公安。 | 曹瞒 | |
南宋 | 辛弃疾 | 霜天晓角•赤壁 |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 曹刘 | |
南宋 | 曹冠 | 哨遍(壬戍孟秋) |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 孟德 | 1 |
南宋 | 戴复古 | 满江红•赤壁怀古 |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 曹瞒 | 1 |
南宋 | 刘克庄 | 沁园春(同前) | 英雄埋没蓬蒿。谁摸索当年刘与曹。 | 刘与曹 | 2 |
南宋 | 刘克庄 | 沁园春(五和,韵狭不可复和) |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 | 曹瞒 | |
南宋 | 程正同 | 沁园春•为友人寿 | 富敌陶猗,才卑贾马,气吞曹刘 | 曹刘 | 1 |
南宋 | 吴潜 | 水调歌头·焦山 |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 曹刘 | 1 |
南宋 | 陈人杰 | 沁园春•赠人 | 看曹瞒事业,雀台夜月,建封气概,燕子春风。 | 曹瞒 | 1 |
南宋 | 何梦桂 |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 起看飞鸿没尽,白鸟玄驹,谁能数、曹瞒袁绍。 | 曹瞒 | 1 |
南宋 | 刘辰翁 | 浪淘沙•秋夜感怀 | 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 曹孟德 | 3 |
南宋 | 刘辰翁 | 水调歌头(似似不常似) | 大小卢同马异,天下使君与操。 | 操 | |
南宋 | 刘辰翁 | 江辰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 老瞒 | |
南宋 | 刘克庄 | 沁园春•梦孚若 |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 操 | 1 |
南宋 | 刘将孙 | 沁园春(壬戌之秋) |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 | 孟德 | 2 |
南宋 | 刘将孙 | 摸鱼儿•己卯元夕 | 春醪独抚。也难觅阿瞒,肯容狂客,醉里试歌舞。 | 阿瞒 | |
南宋 | 陈铠 | 满江红(万里长江) | 孟德舳舻烟赤壁,佛狸心胆寒瓜步。 | 孟德 | 1 |
南宋 | 郑元秀 | 水调歌头(园林夸富贵) | 阳和毓秀,气劘屈贾压曹刘 | 曹刘 | 1 |
南宋 | 李曾伯 | 满庭芳•丙午登多景楼和王总侍韵 | 绸缪。千古恨,纷纷离合,晋宋曹刘。 | 曹刘 | 2 |
南宋 | 李曾伯 | 八声甘州(用前韵答和史制参) | 横槊风烟表,独占诗筹。 | 横槊 | |
南宋 | 文天祥 |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 横槊 | 1 |
南宋 | 周必大 | 朝中措•故每戏之己丑九重深念朔庭空 | 良酝傥分焦革,早禾休浸曹公。 | 曹公 | 1 |
南宋 | 黄机 | 木兰花慢•次岳总干韵 | 此事正烦公等,笑曹刘、只合作舆台。 | 曹刘 | 南宋 |
南宋 | 黄机 | 六州歌头•百年忠愤 | 曹刘事,埋露草,锁烟榛。 | 曹刘 | 南宋 |
南宋 | 姜夔 | 满江红(心字融入去声) | 按曹操至濡须口 | 曹操 | 1 |
宋 | 无名氏 | 满江红(不作三公) |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 阿瞒 | 1 |
总计 | 36 |
曹操作为一个颇为典型的文学意象,并没有受到宋代词人的青睐,通过检索与统计,在《全宋词》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词中,出现“曹操”、“曹”和“操”有5首,出现“孟德”“曹公”有8首,出现曹操小字“瞒”的有9首,出现“曹刘”有12首,出现“横槊”有2首。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对于曹操,后人一般尊称为“曹孟德”或“曹公”,“瞒”字带有贬义,一般为贬义称呼。另外的“曹操”、“曹刘”及“”横槊“为中性词。不同的称呼表达词人对曹操的不同态度。符合人物研究的一共有36首,虽然在数量上不占据优势,但是相较于其他人物形象,“曹操”更具有形象特征,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词人情感。这36首词涉及曹操的诸多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角度的曹操形象,在人物形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影响了后世作品,关于曹操这一人物不再是单一的正面赞扬或负面批评。
在36首词中,24首是仰慕追忆曹操的,仅5首是对曹操持负面评价,剩下7首贬褒参半。在这些词中,除了一篇无名氏作的《满江红·不作三公》不知具体时期,4篇作于北宋,其余31篇均是南宋词人所做。付兴林的《曹操形象在宋词中的接受研究》指出:宋诗文之贬曹者,犹以南宋最烈,而南宋诗文之贬曹者,犹以朱熹为甚;宋词之颂曹者,犹以南宋最众,而南宋词中颂曹者,犹以辛弃疾为多。辛弃疾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都表达在词中。苏轼是北宋写到曹操最多的文人,但是在宋词中他对曹操的描写主要是为衬托孙刘的丰功伟绩。南宋外敌众多,而且中后期多出现宰相专权,朝政昏暗腐败,同时理学思想诞生并成为正统思想,当时整个社会都从政治理念中将以曹操代表的霸道权势排除在正统理念之外。但是宋词尤其是南宋时期对曹操的评价明显偏向褒奖一边。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204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