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9694字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中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朱丝婷四位女性的人生经历来探讨她们各自的爱情观。玛丽·卡森的爱情观是疯狂扭曲的,她对爱情的态度与对金钱的态度一样,要么拥有,要么毁灭。菲奥娜的爱情观是可悲错位的,直到帕迪死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爱的是帕迪,而不是年轻时抛弃自己的帕克哈。梅吉的爱情观是执着真诚的,她始终爱着拉尔夫。朱丝婷的爱情观是平等独立的,她不愿意做男人的附庸。从四位女性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爱情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关键词:《荆棘鸟》;爱情观;女性意识;宗教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n women writers, McCullough, Mary Carson in the thorn birds, Fiona, Mei Ji, Zhu Siting four women to discuss their respective love life experiences. Mary Carson"s love view is crazy twisted, her attitude towards love and attitude towards money, either owns, or destruction.Fiona"s view of love is a sad dislocation, until after the death of Paddy, she was aware of his love is Paddy, rather than the young to abandon their own Packhart.Mei Ji"s love view is persistent and sincere, she always love Ralph.Zhu Siting"s love is equal and independent, she is not willing to do a vassal of men. From the four women"s life experience, we can see that love needs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respect.
Key words: The Thorn Bird; love view; female consciousness; religion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是一部充满诗意的长篇爱情小说,其内容是由梅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爱情纠葛贯穿之中的,其间穿插了其他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
考琳·麦卡洛身为女性作家,其笔下的主人公也大都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这些女性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困扰,忍受着不公的待遇——有家庭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对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一种审视。考琳·麦卡洛热爱生活,为生活而哭,为生活而笑,她用细腻的笔触,以女性的视角审视生活,揭示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该作品中的“荆棘鸟”形象极其耐人寻味,荆棘是一种植物,原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常被用来形容道路艰难,前途险恶,是困难的代名词,“鸟儿”则代表世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勇敢抗争,代表自由和幸福。小说在荆棘鸟凄婉的歌声中开始,又在荆棘鸟凄婉的歌声中结束。这为作品定下了诗意和浪漫的基调,使得该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昭示着作者的爱情观——只有经历过极端的痛苦后,才能得到至深的幸福。而这种爱情观在小说四位女性人物: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朱丝婷等身上均有所体现。这些人物毕竟处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也有差异,研究她们的爱情观也就显得独具价值。
一 玛丽·卡森——疯狂扭曲的爱情观
《荆棘鸟》中,玛丽·卡森年轻时美丽而聪明,靠嫁给有钱人从而逆转了自己的命运,变成了众人仰视的贵妇人,丈夫死后,为了独自享受她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带给她的优越感,她寡居了三十五年。卡森老了,从面容姣好、年轻漂亮到形容枯槁、白发苍苍,外貌的改变是巨大的。但是不可否认,卡森的内心依旧是成熟而美丽的,她有年轻女子所没有的、独特的女性魅力。她遇见了拉尔夫神父,并疯狂的爱上他,在遇见拉尔夫神父之前,她是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事情的,遇见比自己小二十七岁的拉尔夫之后,她的生活再次出现了生机,卡森再次体验了年轻少女的初恋心情,卡森像年轻女子一样,将很多珍贵的物品赠与拉尔夫,她期待物质可以补偿自己的衰老对于心仪之人的负面影响。但她的情感让年轻的拉尔夫觉得可鄙和厌弃,所以,这是一场从开始便注定不会善终的悲剧爱情。
因为没有任何子孙继承遗产,卡森让自己的兄弟帕迪前来德罗海达牧场,帕迪的女儿梅吉的到来,发生了令卡森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拉尔夫带帕迪一家来见她,拉尔夫抱着梅吉出现在卡森宽敞的大厅的时候,卡森看到自己疯狂追求的男人被一个女孩抱着,她多么想心爱之人怀抱中的女孩是自己啊,她嫉妒了,她的内心在痛苦的呼喊!她的内心在燃烧!当拉尔夫反常的从辈分最小的梅吉开始介绍克利里家人时,她更加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拉尔夫介绍其他家庭成员时,卡森完全心不在焉,她过于专注的观察他们两人了。可见卡森对拉尔夫的感情是极其热情且疯狂的。梅吉的到来,使得卡森和拉尔夫之间的距离更远了。有一天,拉尔夫神父牵着梅吉的小手时,卡森恶狠狠的瞪视梅吉,使得拉尔夫都开始同情这个小女孩了。拉尔夫问卡森:“你为什么不喜欢她呢?”卡森一语中的,因为你喜欢,所以我不喜欢。——卡森对拉尔夫是多么直接而强烈的爱啊!但拉尔夫对卡森的情感是不理会的,他用他的教士的身份来回绝卡森的馈赠,他不动声色地拒绝着这个疯狂爱她的女人。
卡森对待爱情,像对待金钱一样过于极端,要么拥有,要么毁灭,她最终用自己的财富收买了心爱人的爱情。她了解拉尔夫,知道拉尔夫的弱点是对个人身份地位的追求,知道拉尔夫对“德·布里克萨特主教”身份的觊觎,所以,在遗嘱里,她给了拉尔夫1300万英镑和梅吉之间的抉择,在地位和爱情之间,拉尔夫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卡森此举是对上帝的一个绝妙的反击。在她的遗书中,卡森再次向拉尔夫表露,她爱拉尔夫,当她知道拉尔夫不想得到她时,她曾想过要杀掉他,但是,除了杀掉他这个办法之外,让拉尔夫在主教的身份和梅吉之间做选择,更为绝妙。——就算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别人得到,卡森对拉尔夫的爱几近是扭曲的了。
在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家族故事中,看似不是主要角色的玛丽·卡森,由于她对拉尔夫疯狂而扭曲的爱,从而引发了其后半个多世纪的爱恨情仇,卡森的财产遗嘱也改变了梅吉一家和拉尔夫的命运。很多相关的学术研究对这个人物角色颇有微词,很多人觉得她很讨厌,例如写她不应该年迈时爱上拉尔夫,不应该在老迈的年纪幻想爱情。但是对富有的卡森而言,没有得到拉尔夫的爱,并不代表她的失败,她用自己的财富给予拉尔夫地位或者爱情的选择,她有权利改变爱的人的命运,这是她最为智慧的表现,她将自己的价值实现的很高明。卡森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她爱得那么悲伤,爱得那么疯狂,以至于最终变成了扭曲的爱。在男权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卡森过于极端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爱情的强烈控制欲,造成了她对拉尔夫爱情的悲剧,卡森的悲剧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卡森是一只疯狂而高傲的荆棘鸟,一只由于强烈的爱而扭曲了心灵的荆棘鸟,但它没有输,她最终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作者通过卡森的人生经历,反映了生活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下的一些女性的可悲与可叹。卡森这个女性形象的出现和落幕,或许可以引发世人的思考:若是在色衰的年龄,一个女子遇到了她生命中从未遇到的最完美的男人,而这个男人比这个女子年轻很多,她该用什么方式去爱他?不管世人的答案如何,卡森早已携带着她对拉尔夫的狂热的爱恋去往天国。
二 菲奥娜——可悲错位的爱情观
菲奥娜是梅吉的母亲,贵族,美丽不凡,沉着冷静,端庄孤傲。因年轻时爱上了贵族已婚男子帕克哈,怀了孕而被家族抛弃,最后被父亲安排下嫁给剪毛工帕迪。帕克哈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声望,抛弃了菲奥娜。但是她的一生都还默默的爱着这个贵族男子,她将自己对于帕克哈的爱转移到帕克哈的儿子弗兰克身上,和帕迪在一起的原因也只是因为菲要对帕迪的接纳给予回报。在男权社会的统治背景下,面对父亲对于自己婚姻的不合理安排,菲奥娜没有反抗,而是在沉默中接受了。这是她性格中软弱性的表现。和帕迪在一起,她封闭着自己的情感,整个人变得了无生气,对世俗做着飞蛾扑火般无声的抵抗。
不幸的是,她最爱的儿子弗兰克最终锒铛入狱,小儿子哈尔因为恶劣的天气夭折了。由于天灾,丈夫帕迪死于火灾,儿子斯图死于野猪进攻。菲奥娜直到帕迪死后才意识到自己对帕迪的情感。她在和拉尔夫神父的对话中透露出她对帕迪的情感,菲奥娜对帕迪错位的爱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她以为自己一直还爱着帕克哈,其实,她早已深爱身边默默陪伴自己的帕迪。直到帕迪去世,她都没有机会表露心迹,留下了遗憾。但是她是幸运的,帕迪对她十分忠心和爱惜,甚至在帕迪临死,都是在呼喊着他妻子的名字。但是帕迪临死时,妻子还在爱着别人,这对帕迪来说是可悲的、遗憾的,帕迪对她的挚爱对比菲奥娜的冷漠愈加展现了菲的命运的可悲。
由于年轻时候的不幸,菲奥娜失去了对生活的期待和梦想,生活和命运捉弄了她,让她变成了一个寡然无味的人,菲也失去了正常母亲该有的温情。帕迪和斯图的丧礼结束之后,拉尔夫神父请求菲奥娜照顾梅吉,让梅吉出去交朋友,找到好男人,菲很是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女儿只是她年轻时的变体……并且,她竭力想忘记自己有一个女儿。从中可以看出菲奥娜对于自己的爱情的一种嘲笑,以及对女儿的忽视。在菲看来,孩子只是闲暇时拿来取乐的不会自卫的玩偶罢了,她将自己的爱默默的给了一个不可能和她在一起的人,而没有呵护自己的孩子,这使得菲变成了一个冷漠而平淡无味的母亲。所以,菲奥娜的爱情代价是巨大的、惨痛的。
晚年的菲奥娜对子女的温情依然存在。戴恩死后,菲也承受不了这个事实,她和梅吉一起坐在沙发上,肩膀靠在一起,她对梅吉经历的不幸是同情而无奈的;与此同时,朱丝婷痛苦万分,她认为是她的过失才导致了弟弟的死,这个时候,是菲劝导了梅吉,让梅吉安慰和引导朱丝婷离开德罗海达去寻找幸福,梅吉对朱丝婷的母爱渐渐回归,在众人的帮助下,朱丝婷获得了幸福。和他的爱人一起离开了德罗海达牧场。在最关键的时刻,菲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了。
菲对爱情是不坚定的,七十岁的时候,她在谈及年轻时候的爱情时,“从我遇上帕克哈的那天起,我就开始了不幸。基本上是我的错……于是有了弗兰克”[1]她认为是自己的错,而不是男子的错,她的思想是局限的,她把悲剧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身上,而不是社会制度和男权主义的社会。菲也曾这样说:“我爱他到了疯狂的程度……我是这样长久地耽溺在这种幻觉中,我把它抛弃得太迟了,太迟了!”[2]她把自己曾经经历的爱情称作是一种“幻觉”,并且是一种早就应该抛弃的“幻觉”。她怀疑它的真实性。她最终妥协于命运,没有将爱情的坚守持续到底。她是一只荆棘鸟,一只被命运驱使着,一直在飞翔的荆棘鸟,她性格中的软弱性使得她无力改变命运对她的驱赶,她没有玛丽·卡森的疯狂和决绝,相比卡森,她是一只沉默的、爱情错位的、可悲的荆棘鸟。
三 梅吉——执着真诚的爱情观
女主人公梅吉是一个可爱并且坚强的女性,由于母亲菲奥娜对情人的儿子弗兰克的钟爱,梅吉从小便缺少母爱,养成了倔强坚强的性格。她的出生对父母的婚姻,一点帮助都没有,没有给她的家庭带来任何幸福和快乐,相反,梅吉的出生让这个穷苦的家庭越发捉襟见肘。对于她的母亲来说,女儿是她年轻的影子,不会有好的归宿,所以她竭力忘记自己有一个女儿。在家人的忽视下,梅吉孤单而凄苦的度过了童年。拉尔夫的出现让梅吉的生活越来越充实,他给予这个缺少母爱的女孩不断的关怀和陪伴,慢慢的,拉尔夫走进了她的内心,一直到她变成少女。不知从何时起,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愫。起初梅吉并不明白,为什么教士不能和女孩子一起说话,相处,她也不明白为什么拉尔夫不对她讲话她便很不开心。当她终于意识到这是爱情后,她发现她是弱小,卑微的,这场爱情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以悲剧结尾,因为拉尔夫是属于教会的,是属于上帝的,不是她能拥有的,但她仍然以很强的热情追求拉尔夫,她试图打动拉尔夫,留下他。与梅吉的执着不同,拉尔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一直欺骗自己的内心,他认为自己对梅吉的感情只是由于和梅吉相处时间太久的缘故,等到欺骗不了自己的时候,他便压抑这种情感。他以为只有他一人受苦。另一方面,对他而言,上帝是第一位的,所有人和事情都没有上帝重要,他对神权有着强烈的追逐心。
疯狂爱着拉尔夫的卡森抓住了拉尔夫的这个弱点,卡森清楚拉尔夫对主教地位的渴望,和对教会的追逐。卡森用遗产收买了拉尔夫的爱情,他用本属于梅吉家的财富效忠了他的上帝,同时得到了晋升主教的机会。在1300万英磅的财产和梅吉之间,拉尔夫背叛了梅吉。帕迪死后,拉尔夫回到德罗海达安排帕迪的葬礼。有一天,梅吉为拉尔夫采了一朵浅粉色的玫瑰花,同时她希望得到拉尔夫的一件纪念品,但是拉尔夫拒绝了:“我不会给你的,我希望你把我忘掉……我希望你找一个好男人,嫁给他……我永远不会离开教会。”[3](P234)梅吉绝望了,她明白自己得不到拉尔夫了。拉尔夫对她说的“背叛”二字让她耿耿于怀,她一直想不到用什么来形容,背叛二字是多么恰当!所以她恨拉尔夫背叛了自己。
梅吉从此开始逃离自己的爱情。在拉尔夫离开之后,梅吉就嫁给了卢克——一个像极了拉尔夫的男人,而拉尔夫,则被她默默的放在心里。比起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离家出走的娜拉,梅吉似乎将自己与卢克的结合当作是对拉尔夫的爱情出走的方式,当她得知家人要通知拉尔夫参加她的婚礼时,从不大发脾气的她歇斯底里的喊叫,她不想让所有人告诉拉尔夫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这是梅吉对自己的爱情和内心的逃离。梅吉不想和拉尔夫再有联系,拉尔夫让她失望了,她选择了嫁给卢克,以为自己可以摆脱拉尔夫,但她始终摆脱不了拉尔夫,梅吉对卢克起初的印象只是因为他像极了拉尔夫而已。卢克是梅吉寻找到的爱情的替代品。
可悲的是,卢克并不爱她,他娶梅吉只是为了一年2000磅的进帐,卢克是一个只顾着劳作的男人,在他心里只有倒霉的甘蔗和工作,和卢克一起生活的梅吉受尽苦难。卢克让梅吉做着一个管家妇的活,并将梅吉所有的钱都转到自己的名下,梅吉自从来到黑米尔霍克,钱包里便没有一分钱,身边只有同情她的邻居安妮时而照顾她。甚至梅吉的女儿出生,卢克都不在她身边照顾她,而此时拉尔夫却来到梅吉身边,给她送来安慰和希望。梅吉从未透露关于拉尔夫的事情,所以当照顾梅吉的安妮问拉尔夫什么时候认识梅吉时,拉尔夫说:“……我为了梅吉,是不怕赴汤蹈火的,饱尝了感情的饥馑,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你爱她!”安妮的声音十分惊讶。“永远。”[3](P315)可见拉尔夫内心是懊悔和内疚的,他不愿看到梅吉受苦,为了让梅吉恢复虚弱的身体,拉尔夫暗地安排送梅吉去一个漂亮的麦特劳克岛上放假,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梅吉终于达成心愿得到了拉尔夫,虽然拉尔夫不久后便因为调职而离开了梅吉,但是梅吉得到了与拉尔夫爱情的结晶——儿子戴恩。于是她回到了德罗海达独自养育着朱丝婷和戴恩,她不打算让拉尔夫知道戴恩是他的孩子,她打算永远守住这个秘密,睿智的母亲菲奥娜从戴恩出生便看穿了戴恩的身世,然而菲奥娜一旦提及戴恩的身世,便会遭到梅吉的警告。
可她没想到的是,她最终还是输了,在与上帝之间的争夺中,梅吉又要失去戴恩了。戴恩和他的亲生父亲拉尔夫一样,追崇上帝和教会,没有办法的梅吉只能将戴恩送到拉尔夫身边,让他照顾戴恩。信中她用“把偷来的还回去”向拉尔夫暗示了戴恩的身世,在梅吉看来,戴恩成为教士是上帝能给予她的最后惩罚。但是更加不幸的是,戴恩在希腊度假时不幸死在了海里,上帝夺走了戴恩的生命。戴恩没了,梅吉的希望也没了。对梅吉来说,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事情!她不愿儿子的尸首留在异乡,她拜托拉尔夫利用自己的关系将戴恩的尸体找回德罗海达。拉尔夫终于得知他居然有个亲生儿子!他哀痛不已。整个人颓废了。那是他最喜爱的后辈!这个后辈也非常尊重和崇拜自己,他把戴恩当成了继承人,然而知道答案之时,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找回戴恩的尸体并做完弥撒后,拉尔夫在极度的悲痛中离开了人世,在梅吉的怀里,拉尔夫忏悔了自己的过去,他后悔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梅吉短时间内失去了拉尔夫和戴恩,失去了生命里最爱的两个人。她与上帝争夺拉尔夫的战斗也以失败结束了。接下来,上帝再也夺不走梅吉的其他东西了,因为梅吉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梅吉认为:“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3]((P599)她的内心反而安静了。
梅吉的爱情是无私的,可歌可泣的,但是她太过执着,她明知拉尔夫是神父,却依旧爱着拉尔夫,她明知自己斗不过上帝,但是依旧要努力一番,为此她付出了一切。虽然拉尔夫一生都爱着梅吉,但是他一直在神性与人性之间挣扎,他自以为只有他一人受折磨,临死的时候,他对梅吉忏悔,表露了自己的心声,让悲伤的梅吉得到释怀。梅吉对拉尔夫的爱情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女性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但她的内心对男性地位的优越观念依然存在,她将自己所有的金钱一分不剩的都给了卢克,并且毫无怨言,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见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并未完全消失。
梅吉是荆棘鸟的化身,她的一生为了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的爱情观是在无力改变的状态下,自我感情的压抑和为爱逃离,为了爱情,她不惜一切代价,是个体的内在毁灭。她的一生都执着真诚,她对拉尔夫的爱从未改变过。她的爱情,就像《荆棘鸟》开头说的那样:“像鸟儿一样,胸前带着棘刺,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3](P1)在麦卡洛晚年的自传中,“她回忆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对她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描述了她性格古怪、近乎残酷的母亲以及为逃避苦难、背井离乡的父亲对全家人命运的影响。”[4]由此可见,梅吉带有作者自传的性质。
四 朱丝婷——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朱丝婷是梅吉的女儿,梅吉被自己的母亲冷落,所以朱丝婷由于他的父亲的原因,同样缺乏母爱,她重复了母亲梅吉童年的命运,德罗海达的女性的命运带着宿命论的思想,梅吉对待朱丝婷,就像菲奥娜对待梅吉。朱丝婷性格独立而倔强,冷漠,甚至怪异,她既有克利里的血统、也有奥尼尔家族的血统,所以,朱丝婷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自主意识也比菲奥娜和梅吉都更加彻底。
叛逆与独立是她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她自以为她不需要任何人,所以她的意识也从不为别人左右。她鄙夷梵蒂冈,大骂宗教是骗人的鬼把戏。当拉尔夫来到德罗海达时,她对宗教的象征——戒指,不屑一顾,甚至嘲笑这枚戒指脏。她从小便想当一名演员。于是她成为了一名悉尼的演员,她非常自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同时也与朱丝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关,此时发生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女性得到了解放,在家庭、经济、政治上、教育等方面的权利都有很大改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长大的朱丝婷,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她。
由于缺少母爱,从小没有父亲,朱丝婷对婚姻是恐惧的,他和喜欢教会的弟弟戴恩一样,不喜欢婚姻,对她来说,演戏是第一位的,是“最首要的智力活动,其后才是感情。”[5]在感情上她封闭了自己,虽然她和母亲的关系不和睦,但在对待戴恩上,她们都是一致的,朱丝婷对戴恩的感情和付出,甚至让梅吉都开始嫉妒她了。在朱丝婷看来,戴恩是她生活的希望和动力。然而,戴恩意外的死打垮了这位要强的女性,她认为戴恩的死是她造成的,是她让戴恩去海里游泳,而自己与情人雷纳约会,所以戴恩的死她责无旁贷。她哭着回家,要和母亲永远在一起,以此来弥补她对戴恩照看不周的过失。朱丝婷陷入到无限的痛苦与自责之中。她不愿意出去了。她要向母亲赎罪。在菲奥娜的劝诫下,梅吉意识到自己应该帮助朱丝婷去寻求她的幸福,所以,她安慰朱丝婷,让她不要把戴恩看成小孩子,戴恩的死不是她的错……在众人的帮助下,朱丝婷终于走出了伤痛,最终和雷纳一起离开了德罗海达。
雷纳对朱丝婷的爱是真诚的,矢志不渝的,为此他等待了十年。由于她的家庭背景,朱丝婷惧怕婚姻,加之她叛逆的性格,对雷纳的情感一直是拒绝接受的。当他们终于对对方袒露心声,朱丝婷才意识到自己对雷纳的爱。故事结尾,雷纳吻着她说:“朱丝婷,我不会让你改变现在的样子,变成另外一个样的。就连你脸上的雀斑或大脑里的一个细胞都不会变的。”[3](599)可见,雷纳和朱丝婷之间的爱情是平等的,朱丝婷没有像她的外祖母和母亲一样,走了一条令自己一生痛苦的封闭自我感情的不幸道路,她是幸运的,朱丝婷的一生让读者对德罗海达女性的爱情有了一丝安慰,朱丝婷的爱情,是女性意识更加彻底的体现,是女性在矛盾的自我中寻求真我的过程。她是一只倔强、自主、幸福的荆棘鸟,是《荆棘鸟》里代表希望的女性。
结 语
麦卡洛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篇幅刻画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感情故事,展现了西方社会的“爱与命运”的主题。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朱丝婷四人都为爱情付出代价,她们对待爱情或自私疯狂,或可悲、错位,或执着真诚,或者平等独立。从她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爱情观是不断演进的女性意识的体现,即从觉醒,到追求,再到反抗的过程。
从四位女性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爱情不仅仅需要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矢志不渝,同时也应该建立在双方的相互理解上,需要双方的沟通和互相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从第三代女性朱丝婷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女性只有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拥有多重身份,即不单纯是家庭妇女的角色,才能在婚姻中得到更多的幸福感。这也是《荆棘鸟》留给我们关于生命和爱情的启示。荆棘鸟的故事终止了,德罗海达的时代也终止了,荆棘鸟凄怆的歌声也渐渐收尾了,考琳·麦卡洛留给我们关于“爱与命运”的问题还有待世人更多的发掘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淑芬:《浅析父母婚姻观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大家》,2010年第9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694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