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琴瑟的礼文化浅论

 2023-08-24 10:19:53

论文总字数:11516字

摘 要

宗周社会,《诗经》、礼、乐三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琴和瑟作为最古老的弦乐器出现在《诗经》记录的礼乐实践中,体现出独特的礼乐内涵,具体表现为立国之礼、男女和谐的婚恋之礼、君臣融洽的燕飨之礼、敬神娱神的祭祀之礼以及会见诸侯之礼。而这独特的礼乐内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引导着人们的内心情感,通过其外在规范与内在修炼的互相配合达到建构等级森严的和谐社会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诗经;琴瑟;礼文化;社会功能;

Abstract: In Zongzhou society, Book of Songs, etiquette and music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complementary. As the oldest stringed instrument, Qin-se appeared in the ritual and music practice recorded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embodied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ritual and music, including the ritual of founding a country, the ritual of marriage and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ritual of Yan-Xiang, the ritual of worshipping gods and entertaining gods, and the ritual of meeting princes.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ritual and music regulates people"s behavior, guides people"s inner feelings, and achiev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strict hierarchy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external norms and internal practices.

Keywords:Book of Songs; Qin Se; Rite Culture; Social Function;

目 录

一 绪论………………………………………………………………………… 3

二 琴瑟诗与周代礼乐文化内涵…………………………………………………… 3

(一)琴瑟与立国之礼…………………………………………………… 4

(二)琴瑟与婚恋之礼 …………………………………………………… 4

(三)琴瑟与燕飨之礼…………………………………………………… 7

(四)琴瑟与祭祀之礼……………………………………………………………8

(五)琴瑟与宾礼…………………………………………………………… 9

三 琴瑟应用于礼的社会功能…………………………………………………… 9

(一)规范行为举止……………………………………………………10

(二)引导内心情感 …………………………………………………… 10

(三)建构等级森严的和谐社会……………………………………………10

结论 ………………………………………………………………………………… 11

参考文献………………………………………………………………………………11

致谢 ………………………………………………………………………………… 13

一 绪论

琴瑟作为最古老的传统弦乐器,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且周人讲究礼乐之治,琴瑟和鸣与金声玉振是礼乐文明的象征,因此琴瑟必然随着礼乐制度出现在各种礼仪中,体现出独特的礼乐规范。

宗周社会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礼乐达于天下”。周公创设的礼乐教化制度即所谓的“制礼作乐”,是《诗经》产生的土壤。《诗经》导源于礼乐,同时自身又承载了周代礼乐文明制度本身,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故而,《诗经》在周代大面积地吟哦咏叹,更是直接地传播及发展了礼乐。

孔子曾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p106)包咸解释为:“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2](p106)由此可见,儒家认为,君子可以通过《诗》、礼、乐三个方面培养自身。“不能《诗》,于礼缪。”[3](p666)不熟悉《诗经》,对礼的理解就会出现错误,《诗》和礼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解释。“不能乐,于礼素。”[3](p666)而君子不擅长音乐,行礼就会显得单调。这是因为“乐的活动是礼仪的组成部分,并且在相当程度上集中反映了礼的等级规范与观念”[4](p71)所以说,《诗经》、礼、乐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诗经》中的礼乐文明是盛久不衰的话题,在乐器考证和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在乐器的研究方面,比如说李纯一的《略谈周代琴的艺术》,李婷婷的《lt;诗经gt;乐器考论》,其成果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诗经》中记载的琴和瑟乐器。在理论考证方面,江林先生出版《lt;诗经gt;与宗周礼乐文明》这一著作具体论述了《诗经》中的诗与周代五礼制度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了琴瑟应用于具体的礼制活动中。也有学者以单篇琴瑟诗篇为切入点,樊向飞的《浅谈lt;周南.关雎gt;中的礼乐文化》,郭丹的《琴瑟与钟鼓的礼乐色彩——以lt;诗经.关雎gt;为例》都是研究《关雎》中呈现出的礼乐内涵。还有学者是从审美这个角度来研究《诗经》中的琴瑟意蕴,放在文学流变这个大背景之上,比如赵会莉的《lt;诗经gt;中的琴瑟文化意蕴》等等。在研究中发现,学者更多侧重的是音乐史方面,审美方面,因此,本文侧重诗篇内容本身,以《诗经》中记录的琴瑟诗篇为切入点,通过琴瑟与礼的结合,探讨琴瑟在具体的礼乐实践中呈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以及核心价值观,进而把握其体现的社会功能。

二 琴瑟诗与周代礼乐文化内涵

周人实行礼乐制度,将礼和乐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礼乐文明。而《诗经》中记录了不少与音乐相关密切的礼乐实践活动,恰是周代礼乐文明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乐书》曰:“盖琴瑟之乐,君子所常御……故均列之堂上焉。”[5]琴瑟作为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频频出现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特别是在嘉礼、祭礼和宾礼的礼制活动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呈现出多样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

《诗经》中只有《风》与《小雅》中明确出现了琴与瑟,共 10 首,且大多数并见。其中,7首是“琴瑟”合奏,“琴”独奏1首,还有两首是“瑟”独奏。阅读发现,在《诗经》记载的礼乐活动中,琴与瑟大都出现在嘉礼、宾礼的礼制活动中,祭礼也有所涉及,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礼乐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1. 琴瑟与立国之礼

《国风·鄘风·定之方中》首章: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51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