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0134字
摘 要
时间副词是留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犯错的一个语法点,时间副词数量多,范围广,分类也多,其中有定副词是时间副词的一个小类,也存在着类似的偏误问题。从误加、误用、错序和遗漏四个种偏误类型分析留学生有定时间副词习得情况,同时有针对性的分析偏误原因,并提出教学策略,来促进教学的改进。关键词:有定时间副词;偏误类型;原因;教学策略
Abstract:The time adverb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rammer point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u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sici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ime adverb is various. Definite time adverb is one of the time adverb whic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many errors about. From four aspects of errors on error plus,misuse,wrong order and omission to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tudents’studying of definite time adverb. So the study on the errors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make suggestions to teaching Chinese time adverbs to foreigners.
Key words: definite time adverb; the kind of error; reason; teaching method
一、引言
(一)研究现状
时间副词在现代汉语副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开展,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时间副词教学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下文将从对外汉语的应用研究这个方面说明研究现状: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副词偏误研究现状:
1.整体分析
郭慧琴[1]从遗漏、误用、误加和乱序四个方面对留学生使用时间副词情况进行了偏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蔣正宇[2]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语言环境因素和教师教学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时间副词偏误原因的阐述。马瑞晨[3]分析了留学生在运用时间副词时存在语义焦点模糊或错误的现象,从缺失、乱序、赘加和误代几个角度分析偏误,从语际负迁移、语内负迁移、语言环境因素以及教学失当几个角度进行原因阐述,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2.小类分析
谭佩玉[4]对“已经、已、早已、早就、都”五个“已然类”时间副词进行了从误用、遗漏、赘加、乱序几个角度的偏误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策略。陆晖[5]从误加、误用、遗漏和语义衔接错误四个角度对时间副词“曾经”进行了偏误分析。辛永芬[6]通过三组“已然类”时间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刚刚”分析与虚词“了”的共时和历时的问题。
另一些学者从不同语种的角度进行了探究,泰国方面:王腊[7]运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将汉语中的“在”、“正在”、“正”与泰语中的的表达方式进行对用研究;李艳秋[8]、李吉娜[9]先对比分析了汉泰语种中时间副词的使用,然后进行了偏误分析,其中李艳秋以“误代”为重点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策略。维吾尔方面:徐雪琴[10]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运用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才”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对比研究分析原因。越南方面:徐利新[11]对越南学生学习时间副词“已然”进行了偏误分析,并运用对比研究分析原因;黄薇、彭杰[12]以学习者的错误例句进行分析,对越南学习者时间副词“常常”、“往往”的习得偏误进行研究;黄薇、李檄[13]先进行中越语种的对比研究,然后对“正、在、正在”进行偏误分析。
(二)研究范围
王力先生指出:“副词不能单独地指称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件实事。它们必须附加于形容词或动词,方能表示一种理解。”[14](p131)他将时间副词分为八类。而张谊生先生将时间副词分为了十四类,分别是表时副词、表频副词、表序副词、时制副词、时体副词、表时段副词、表时点副词、有定副词、无定副词、高频副词、中频副词、低频副词、表次序副词和表重复副词。[15](p171)在《汉语水平测试与汉字等级大纲》[16](p58)甲级和乙级词汇中共有153个副词,其中一共有27个时间副词,它们分别是:才、都、刚、就、立刻、马上、然后、先、一直、已经、永远、在、正、正在、本、便、曾、曾经、从来、刚刚、终于、将要、立即、且、仍然、先后、已。本文将根据张谊生对于时间副词的分类,对这27个时间副词中的有定副词进行偏误分析,分别是曾、曾经、已经、已、终于。
二、留学生汉语有定时间副词偏误类型
有定时间副词是指有些表示时体的同时,兼表的时制是确定的。大致有两种情况:兼表过去和兼表将来。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17](p191)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资料,我发现留学生对于这几个词的运用主要在语法层面出现错误,主要类型是误加、误代、遗漏和错序四个。
(一)误加
误加偏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时间副词的误加,二是时间副词相关语义成分的误加。
1.时间副词的误加
①他的学生曾经已经说过:我从来没见过一位这样忘我地工作的老师。
“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很近,并且其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经结束。而“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且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同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曾经”后面的动词以带“过”为主,很少带“了”。而“已经”后面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很少带“过”。所以这句话中有“过”字,动词是“说过”,所以这件事情应该是在很久以前。此处“已经”赘加,根据语义,应删去“已经”。
②以前曾经我的老奶奶就是因为吸烟患癌致死,所以可知尼古丁的危害有多大!
“以前”是时间名词,表示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时间早的时间。“曾经”是时间副词,表示以前曾经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因此,此处两个词都适用,不过不可同时使用,应该删去“曾经”。
③通过采访可知,从来曾经没有被打过的一位小孩儿自豪地回答表明,“我将来绝对不会像我同学的父母那样打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也没被爸爸妈妈打过”。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强调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多用于否定句,用否定词“没、没有”时,单音节动词后通常要加“过”。“曾经+动词”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动[+过]”,不会再出现“曾经”,所以这句话中“曾经”是误加,此句应删去“曾经”。
④亲戚们很羡慕,最终终于引来一名亲戚对父亲布下陷阱行骗。
“最终”表示预料、期望要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根据句义,这个结果不是作者期望的,而是有可能预料到的,所以“终于”是误加。
⑤但到了年底,我继父终于住院了。
此处根据“终于”的感情色彩,“终于”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应用在这里。
2.相关语义成分的误加
①爸爸说:“你已经大人了,自己的人生该自己决定!”
“已经”是时间副词,不修饰名词,此处的“大人”是名词,所以应改为“长大”,因为这种偏误出现的不算太多,所以这里就不再深究。
(二)误代
留学生使用时间副词常常将不恰当的时间副词替代了正确的时间副词,时间副词的误代分为两种:一是时间副词的误代,二是时间副词相关语义成分的误代。不过根据以往留学生的作文,第二种偏误情况很少出现,学生对于这五个词的掌握还不错。
1.时间副词误代
①我和妈妈一起努力,终究了解彼此了。
“终究”表示强调事物的本质特点不会改变,事实不可否认。“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相较之下,此处是说以前自己和妈妈不了解彼此,现在经过了解彼此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是改变了的过程,所以此处“终究”是误代,应该用“终于”。
②在这科技发达的二十世纪未,随着人类的进步,家庭的两代之间曾会出现很多问题。
“曾”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动词后一般要加“过”,而此句中事情是发生在现在,根据理解应该用“常”。
③但是现在只会英语就不够了。
“就”做副词时,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用在此句中不适合。此句表示这个情况发生了,并且达到某种程度了,所以此处应用“已经”。
④现在世界上除了几个国家以外,大部分的国家曾经开始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的某种行为或情况,“曾经”后面的动词是“开始”,表示着手进行,强调的是达到这样一种状态,这两者相矛盾。所以此处应该用“已经”。
(三)错序
错序是留学生受语际负迁移影响的一种偏误类型在具体使用中,时间副词由于自身的句法特点和语义基础,在剧中所处的位置和顺序、同其他词语的组合与配合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位序限制涉及两个方面:位移句首充当句子成分的限制;位于句中的共现顺序的限制。句首位序限制主要包括两种:音节限制和表达限制。首先凡是单音节的时间副词都只能位于句中主语之后充当状语,如果换成双音节的同义副词,就可以相对比较自由地位移了。其次是表达限制,指的是那些在音节上不受限制的双音节时间副词,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只能位于句中,或者只能位于句首。句中位序限制指时间副词位于句中充当状语时,其共用连用是有一定规律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时间副词内部小类共现时的顺序,一种是时间副词与其他副词的共现顺序。[18](p180)
根据留学生在作文中对于有定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多的两种偏误类型分别是时间副词与主语的错序和时间副词在句中的错序。
- 时间副词与主语的错序
①曾经有个学者研究了成功人士的童年,发现有一个以“苹果”为例的共同点。
时间副词位于句首还是位于句中,往往具有细微的语义差异,尤其是对于话题链的连贯更具有重要的协调和连接作用。当两个分句或两个句子的主语相同时,时间副词不宜位于句首,不然就会打乱了整个话题链。[19](p182)此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所以时间副词曾经应该位于主语的后面,改为“有个学者曾经研究了成功人士的童年,发现有一个以‘苹果’为例的共同点”。
②已经我们的科学水平发达了
③终于这件事在法院解决了。
“已经”是时间副词,应该修饰动词,此句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应该放在动词前面主语后面,受到表达限制。改为“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达了”。第三句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改成“这件事终于在法院解决了”。
2.时间副词在句中的错序
①我在中国生活了已5年了,让我常常感到讨厌而可恨的是“假冒产品”。
这是固定的搭配出现错序,一般按照“已经+动+数量”的搭配,所以“已”应该出现在动词“生活”前面。
②吸烟对个人健康不好,这个看法是已经大家都知道的事
后面的分句中有两个副词,一个是“都”,一个是“已经”。都是范围副词,已经是时间副词,根据张谊生的研究,时间副词与其他副词共现时,评注型副词和关联副词位于时间副词之前,而范围、程度、否定、情态动词一般位于时间副词之后。[20](p184)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不管前面是什么词性,通常要放在主语后面。所以,应改为“吸烟对个人健康不好,这个看法是大家已经都知道的事”。
(四)遗漏
遗漏是指缺少某些必要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偏误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时间副词本身的遗漏,二是与时间副词相关的语义成分的遗漏。
1.时间副词的遗漏
①其实他五十多岁,可是他看起来很年轻,谁也猜不出他的年龄。
这句的意思是他的年龄达到了某种状态,这里缺少表示完成态的时间副词,应该加上“已经”,后面也应该相应的加上“了”。所以此句应该改为“其实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他看起来很年轻,谁也猜不出他的年龄”。
2.相关语义成分的遗漏
①我的汉语能力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后面接单音节动词时必带“了”,所以此句中遗漏了“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134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