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情诗的多义性

 2023-12-21 08:36:41

论文总字数:9019字

摘 要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诗经》中的诗歌再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写出了人性之美,真正深入了人的灵魂深处。《诗经》中的情诗有的不仅表现了男女之情的主题,还有求贤、讽刺、哲理、战友情等主题;《诗经》中情诗以外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理想和追求。因此,笔者会分别选取《诗经》中的经典情诗以及情诗以外的诗,对它们主旨的多义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诗经》;多义;情诗;主旨

Abstract: Book of Song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a"s history of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and Book of Songs in the poem reproduced emotional life of the people of that era, wrote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the real depth of the depths of the human soul . Book of Songs and some poems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not only the theme, as well as Careers, satire, philosophy, war friendship and other topics; Poetry poems than Book of Songs is not only reflected the life, but also reflected the people"s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ideals. Therefore, I would were selected Book of Songs in the classic love poems and other poems on the subject of their ambiguity be explored.

Key words: Book of Songs; polysemy; poems; subject

《诗经》已对中国二千年的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俗风情,人类思想的开放程度。直至今日,人们依旧乐此不疲的在研究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韵味。对于这些诗歌中所包含的内在意义的研究,我们要尊重社会现实,尊重历史文献的记载,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史料记载结合起来去研究,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下面,笔者会选取《诗经》中几首经典的诗歌,进行不同的角度研究。

一、《诗经》中情诗的多义多解

1、《关雎》:从“后妃之德”到青年人的恋歌

第一种,求贤之说。《毛诗序》中记载:“《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郑《笺》云:“言三夫人九嫔以下皆乐后妃之事。” [1](P1153)朱熹《诗集传》:“周之文王生有盛德,又得圣女姒氏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 [2](P587)郑玄和朱熹都提供了有关“君子”解释为君主的依据,从而可以将诗中的“淑女”的身份理解为与君主共职者。那么这首诗就可理解为君主对贤臣的渴求。励精图治的君主,渴求能与自己心意相合的贤臣来辅佐自己,日思夜想,于是多番征求。终于在各种方式的表达心意之后,将一名贤士纳入麾下。且结合《荀子·乐论》很明确地指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3](P310) 君主用钟鼓展示自己的野心,音乐来陶冶情操。总结下来,这里君子反复追求的即是君主追求的能与之共事的贤臣。

第二种,余冠英《诗经译注》:“这是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的诗。” [4](P112)男子苦苦的追求没有成功,那美丽的身影就一直牵绊在脑海和眼帘。长夜漫漫不能眠,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河中长短不一的荇菜,两手一左一右的去采摘,突然想到可以弹琴鼓瑟去表达心中的喜爱。终于,一左一右去挑选自己所要的。钟鼓声也如愿迎来了姑娘甜美的微笑。日夜思念美丽的姑娘,夜不能眠,写出了男子心中对姑娘的爱慕之情。最后,终于用钟鼓声换来了姑娘甜美的笑容,可见男子用情之深。

第三种,高亨《诗经今注》:“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 [5](P58)男子在百般追求之后,终于“琴瑟乐之”,元代徐琰在《青楼十咏 言盟》中说到“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 [6](P112),结了同心结要共度今生,从此夫妻感情和睦,相敬如宾。而且成语“琴瑟和鸣”比喻夫妻情笃和好。钟鼓之乐使女子又开心万分。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诗只是当时诗人美世子娶妃初婚之作。” [7](P76)钟鼓之乐其实是当时迎娶新娘时的热闹场面。这样喜气洋洋的场面,钟鼓之声带来的喜悦,让新妇喜上眉梢,情难自已。并对婚后生活寄予了美好的希望,希望婚后夫妻之间能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纵观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关雎》较多的体现的应是青年人之间的恋情。本诗运用兴的艺术手法,以雎鸠的鸣叫,兴君子对淑女的爱恋;以荇菜的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以荇菜能够“采之”、“芼之”,兴淑女能够“友之”、“乐之”,融情于景,合为一体。

2、《卷耳》:从“后妃之志”到夫妻间的思念

《毛诗序》记载:“《卷耳》,后妃之志也。” [8](P67)依据这个就可以把《卷耳》理解为是辅君求贤的意思,这是第一种理解。而杨慎《升庵诗话》概括《卷耳》的主题为:“盖身在闺门,而思在道途。” [9](P54)这句话就可理解为《卷耳》中的 “我”是指女子,“嗟我怀人”,这样就可理解为女子思念丈夫的情诗。但这种理解似乎弘扬了女性的美德,未免有些牵强,毕竟在那个年代,男子的地位高于女子。因此可以想象一下诗中的“我”是一路奔波颠簸的男子,驾车在大路上,看到路边的卷耳筐,想到自己的妻子,想到自己没有贤妻照顾的孤独之行,心中之愁苦,只能借酒来浇除。无奈人困马乏,道路艰险,所以才会有“我马痡矣,我仆瘏矣,云何吁矣”的感慨。诗中男子上山有马,有仆,饮酒用的是金罍,因此可以看出男子是非富即贵,这样就很难想象贵妇人亲自采卷耳的场景。相比之下,写男子看到卷耳筐,这样会联想到采卷耳的女子,就会想到自己善解人意的妻子,再回到现实,发现自己孤独在旅途中,这样的抒情流露的更加自然。

显然,第二种理解是比较合理的。卷耳是一种野菜,极其普通。从诗中描写的状况来看,卷耳筐怎么都是不满的,这样的不满筐其实反映的是无心采卷耳,心中的思念之深。

3、《击鼓》:从战士相约之辞到男女白头偕老

第一种,不离不弃的战友之情。《毛诗正义》:“契阔,勤苦也。军伍相约之辞,非室家之谓也。” [10](P155)表达的是士兵之间的战友情。第一章写出征之前,交代南征的背景和缘由,击鼓鼓舞士兵。《毛诗序》记载:“《击鼓》,怨州吁也。” [8](P79)也反映了这一点。第二章是写出征,“平陈与宋”即讨伐陈国与宋国,背井离乡,忧心忡忡。第三章,用设问的手法进行,战马走丢了,在古代的战争中,战马可以说是战士最重要的伙伴。让人惊喜的事,战马又找了回来,通过这里可以看出这只作战队伍的管理松散,军心涣散。第四章表达思想感情,战友们死生离合都要在一起,互相鼓励,互相陪伴。从这里可从侧面看出这首诗反映了对战争的批判。

第二种,生死不渝的爱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朱熹《诗集传》:“成说,谓成其约誓之言。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 [2](P17)这句诗也成了现代至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由这两种主旨的理解可见,《击鼓》表达的无论是战士之情还是男女之情,都是一种至死不渝的感情。

4、《蒹葭》:从“刺襄公也”到秋水伊人之相思

第一种,是讽刺政治、求贤之说。《毛诗序》记载:“《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中描写之景清幽静谧,风景优美,自古以来,许多的能人隐士都喜欢在这样的地方隐居。宋代王质《诗总闻》:“秦兴其贤有二人焉, 百里奚、蹇叔是也。……所谓伊人, 岂此流也耶?” [11](P134)“伊人”指的是像百里奚和蹇叔这样的贤人。百里奚与蹇叔两人都是秦穆公时的贤臣。起初,百里奚是作为晋国陪嫁的奴仆的身份,在去往秦国的路途中逃到了楚国,秦穆公认为百里奚是个能人,便假装说他是秦国的逃奴,费劲千方百计把他赎回来,还尊他为上卿。可百里奚却推辞,他认为普天之下比他见识广的人比比皆是,他的义兄蹇叔的才学更是在他之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秦穆公将蹇叔请来,他必帮扶左右。秦穆公是个爱才的人,便将蹇叔纳入麾下。秦穆公后来的称霸很多都归功于他们的辅佐。所以,这句话中的“伊人”指的应该是像百里奚、蹇叔之流的贤人。清人汪凤梧说: “《蒹葭》, 怀人之作也, 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 而莫定其所, 欲从靡由, 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 溯洄溯游, 往复其间, 庶几一遇之也。” [7](P227)有才德之人归隐于世,沿着河流而居,诗人知晓了他的大概位置,却不知道具体位置,只能在河的对岸远远寻找,焦急眺望,想追寻,又路途艰辛,就沿着河流来回摸索,终是未能相见,看来这样相遇的机会遥遥无期了。

第二种,相思之情。《蒹葭》全诗共三章,描写了诗人对伊人的深深的相思以及追求受阻的惆怅。余冠英《诗经选》说:“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4](P116) 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蒹葭》是一首情诗,是描写男女之情的诗。其实我们品读这首诗时,眼前会情不自禁的浮现这样的场景:在清凉的初秋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河边的芦苇静静的互相依靠着,白茫茫的露珠晶莹剔透的在芦苇上跳跃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安静的融入了这河边的清晨。他的目光一直萦绕在河的对岸,眼神缱绻温柔,像是要将他的温柔揉进这天边初升的红日中。原来,他的心上人在河的对岸啊!可是这无情的小河阻挡了他的思念与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焦急难耐,又一次来到小河边,他想沿着河流向上追寻,可是道路艰难,纵然费尽力气,也不能到达。如果顺着水流寻去,发现日思夜想的心上人她就好像在水中央,倩影依旧,被水环绕,更显柔情似水,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仿佛那就是他的全世界,只要能陪伴身旁,死而无憾。这样的情、景,仿佛只是诗人的单相思,辗转反侧而不得,用尽心思而徒劳。思念的人只能远远的看着,还看不真切,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就能击败诗人内心最坚固的防线。

第三种,是哲理之说。钱钟书称:“‘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盖非徒儿女之私也。” [12](P1178)诗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浮士德的知识、爱情、政治、审美、事业五大悲剧历程,无不是对这种人生境界的现实阐释。浮士德一生活在平庸与伟大、妥协与叛逆的纠结挣扎中,一直有理想,一直在努力追求,用尽各种方法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求之不得。他的挣扎、他的努力,我们都曾有过,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蒹葭》有可能是将对恋人的痴恋和追求,转化成了对于所要求的某种人生意境的追求。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成立的依据,但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是最合理的。苍茫芦苇结满浓霜的深秋晨景,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怀人惆怅之情。远隔秋水的上下追寻,“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与惆怅、痴迷的心境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清廖淡远、飘逸迷离的意境,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画面蕴涵着难以言传的情韵。在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化中一步步拓展,深化了诗的意境,使此诗成为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朦胧、情文并茂的佳作。

二、《诗经》中情诗外其他诗歌的多义多解

1、《芣苢》:从“后妃之美”到妇女求子的慌张

第一种,《毛诗序》记载:“《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8](P426)《芣苢》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妇女采摘芣苢的生动画面,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可以想象一群妇女,拎着篮子,有说有笑的在采摘芣苢。

另外,“芣苢”指车前子,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所以 ,根据这个我将这首诗理解为反映妇女医治自己不孕之症偷偷采药的慌张情绪。“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呀采芣苢,“薄”在这里有快点的意思,再和诗中几个关键动词联系起来,“掇”是捡起,“捋”则是有点紧张的不管叶子还是果实的在匆忙摘取,“袺”是拉起衣衽,把芣苢装进去,“襭”是把衽插在衣带里,把芣苢装进去,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体现的是妇女在快速的采,表现了妇女求子心切和采摘芣苢时内心的紧张与慌乱。

但笔者还是比较赞同第一种说法,这首诗格调明快、结构简单,是典型的重章叠唱式的民歌,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作为乐歌的特点。每一章所变换的内容只是表示采摘动作的动词,通过这些动词的变化表达出采摘芣苢的全过程。传达了喜庆愉悦之感。

2、《伐檀》:从“刺贪也”到志气的激励

《伐檀》是《诗经》中人们较为熟悉的,《毛诗序》有记载:“《伐檀》,刺贪也。”金启华《诗经全释》:“(《伐檀》)讽刺官吏的不劳而获,剥削自肥。”[13](P237)因此人们一般将它理解为是描写伐木者艰辛劳作的篇目,通过奴隶们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责问与讽刺,表现了奴隶们内心的愤懑与不满。但是,笔者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诗经》所反应的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这一段的历史时代,那么国风的写作时间就贯穿了《诗经》的整个时期。而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诗经》的最后结集是经过了孔子之手。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一直秉承“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可想而知,《诗经》总各个篇目的所体现的思想倾向,都应当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在给《诗经》结集的时候,删取弦歌,那更是不会将这样一篇具有强烈反抗思想的《伐檀》选录的。

那么,《伐檀》的本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首诗是旨在激发人的志气,劝诫人们要有自立自强的意识。诗中的“君子”仍理解为统治者们,第一章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解释为那些统治者们,也不是白吃米饭的。把自己和统治者们相对比,提醒人们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纵然是统治者,也都是通过劳动才有所得。这样第二章、第三章的理解意义也同样有所改变。只有这个角度的理解,才能和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理念相吻合。

3、《硕鼠》:从“刺重敛也”到税收的憎恨

第一种,《毛诗序》记载:“《硕鼠》,刺重敛也。” [8](P377)所以,关于《硕鼠》的主旨研究一般的理解是诗中把奴隶主比作贪婪可憎的大老鼠,奴隶们实在无法忍受被剥削的现状,表达了奴隶们对自由的向往。笔者认为这样对《硕鼠》主旨的解读,只是停留于文字层面,应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种,王符在其《潜夫论·班禄》中这样说的:“履亩税而《硕鼠》作。”,[14](P156)这句话对《硕鼠》的创作背景做了很好的补充,“履亩税”的意思就是根据多少土地来确定征税的多少,这在性质上与宣公十五年鲁国颁布的“初税亩”是一样的。两者的推行承认了私有土地的合法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硕鼠”指的并不是贪婪可恶的奴隶主,而是地主阶级;诗中的主人公“我”也不是惨受剥削,没有自由的奴隶们,而是已经拥有私有土地的自由民。那既然奴隶们都已拥有了土地私有权,怎么还会发出“无食我黍”的苦怨呢?杜预注《左传》鲁宣公十五年对“初税亩”的评价是:“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收其一。” [15](P351)显然可见,在这样“履亩税”和“初亩税”的施行之下,农民们所承受的残酷剥削是更加的严重了,这应该也是《硕鼠》最初的创作原因:表达对这两种税收制度的憎恨以及对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感情绪。

这两种说法,无论主人公奴隶们还是拥有私有土地的自由民,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是一种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4、《七月》:从“陈王业也”到农家生活的苦与乐

第一种,《毛诗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8](P411)认为《七月》是“周公遭变”之后而作,这是对《七月》创作背景的解读。还有郭沫若的解读认为是春秋末年或者更晚的年代所做,高亨则认为《七月》是西周时代农奴们的集体创作。

第二种,表现农夫的艰苦生活。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七月》一篇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 [16](P226)先是通过对农夫衣、食、住等方面的描写表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没有好的衣服也没粗衣,怎样才能度过这寒冷的年底;来年春天的到来,他们又得到田里辛苦劳作,老婆孩子顶着日头一起来送饭。“穹窒熏鼠,塞向墐户”,清楚室内所有的角落以便于熏老鼠,贫穷人家的门扇用柴竹变成,冬天想要保暖,就用淤泥门缝和窗缝才不漏风。再是通过一年四季的繁重劳动来表现的。诗从七月写起,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层层铺叙,逐月对各个画面进行描写,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俱见于诗中。最后是通过与贵族生活的对比来表现的。“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劳动人民辛苦劳作最后,还是把最好的赤色献给了贵族子弟,将农家生活的辛劳与贵族生活的奢侈相对比,突出表现了农夫生活的艰苦。

第三种,表现农家乐。《七月》中第六章的研究,周锡复说:“第六段写农奴食用粗劣的果蔬,却要用上好的粮食献给领主。” [17](P19)本章主要反映的是农奴“食”的情况,并且是以果蔬为主,分别列举了郁、薁、葵、菽、枣等食物,在当时,这些都是与五谷并用的菜蔬,而且《诗经》中的其他篇章对这些果蔬也多有提及。可以看出这里所写到的食物多是古人常吃的,在当时并不认为这是生活苦的标志。“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句,农奴们辛劳后,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最鲜亮的,这才能够给贵族们做衣裳,这在当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并不认为是剥削,相反,他们也许会因为这个而高兴自豪。《七月》一诗是周代早期农业生产的描述,叙述了农民在一年之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最后一章描写了劳累了一年后,带着丰收的喜悦与宾客、主人共享欢乐的场景,这其实是在向农人传授农业知识,并督促鼓励农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七月》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全诗通篇用赋的手法,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层层铺叙,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农夫的生活,具有民歌的风格。叙事中偶尔做一些景物的渲染点缀,以衬托人物心情,增强抒情达意的效果。

三、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会发现诗歌的多义性研究是件很有趣的事。而诗歌多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文学解读与文化解读的不同。文学的解读是一种单纯基于语言文字的研究。比如对于《诗经·大雅·生民》的研究,传统的即认为本文是讨论姜源踩了帝武拇指处而怀后嗣的事,古人认为这是圣人的奇迹,而闻一多后来进行修正时也追索了诗歌所记叙的情节,这两种解读均为单纯的文字解读。虽然都有各自成立的依据,但并没有触及现象的本质。可是,文学解读对作品进行了延伸阅读,扩大了作品的内涵,这是不容忽略的。文化解读则是深刻的理解超越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再拿“履帝武敏”为例,从科学理性的层面来看,这一事件就不具备可考性;从远古信仰的特殊性来看,这一事件就远离史实了。

同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诗歌的解读也不一样。《毛诗序》对《采葛》的诗旨理解为“惧谗也”,是畏惧和避免谗言的意思。古人对诗歌所表达的主体的理解都在君王和臣子之间,所以当时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就局限在政治里。朱熹《诗集传》将它斥为 “淫奔”之诗,虽然这一说法让今人感到不能理解,但在当时封建伦理的观念下,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就是被认定为“淫邪”。而思想开放的今人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为思念之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体现了现代爱情自由追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01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