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版《赵氏孤儿》改编之得失

 2023-12-25 08:46:27

论文总字数:7919字

摘 要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我国著名的元杂剧之一,在戏剧的发展史上影响很大。2010年,著名导演陈凯歌将其拍成电影,搬上荧幕呈现给大家。可电影版的《赵氏孤儿》虽由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但二者在故事情节上有诸多不同,如在托孤、搜孤、救孤、大报仇等情节上,而这些不同有得有失,得的是影片中韩厥、程婴、程妻符合时代意识的可信行为,失的是屠岸贾这个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没有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元杂剧;《赵氏孤儿》;电影版;得失

Abstract: Ji Junxiang"s "Chinese Orphan" is one of the famous dramas of the Yuan Dynasty in China, a great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In 2010, the famous director Kaige Chen was made into a movie onto the screen presented to everyone. To the film version of"Chinese Orphan," though by the Yuan Dynasty "Chinese Orphan" adapt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on the story, as in entrusted orphan, search orphan, rescued orphan,retaliatory plot,etc., and these different gains and losses,the gain is that the behaviors of Han Jue,.Cheng Ying and Cheng"s wife are meet the sense of the times,the loss is that Tu Angu"s character is not full and does not show the most.

Key words: Drama of Yuan Dynasty;“Chinese Orphan”;The movie;Gains and losses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其故事源于《左传》《国语》《史记》《说苑》等史籍。到了18、19世纪,有英法等多种译本出现,登上了欧洲戏剧舞台受到世界注目。王国维就曾说过,元杂剧《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p99)

2010年陈凯歌导演将其搬上电影荧幕,让《赵氏孤儿》以现代的、大众乐于接受和作品本身易于传播的形式呈现出来。电影《赵氏孤儿》虽是以纪君祥的元杂剧为主要蓝本,保持故事的基本构架,但在故事情节上有诸多变动,如托孤、搜孤、救孤、大报仇等情节上。这些变动与元杂剧相比,有得亦有失。

一 托孤——天性本能流露

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由于忠臣赵盾与奸臣屠岸贾文武不和,屠岸贾遂使奸计将赵家三百余口杀死。后闻公主产下遗腹子,名赵氏孤儿,欲伺机杀害,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即命将军韩厥率兵把守赵家大门。公主为保住赵氏孤儿,就将其托给草泽医生程婴,然后自缢身亡。这就是托孤。

在托孤这一关键环节中,还有一重要人物——韩厥,他虽在屠岸贾手下办事,可却憎恨屠岸贾残害忠良。因而他故意放走程婴,同时为使程婴放心自己自刎,其舍生取义的精神和行为令人钦佩。而在陈凯歌的影片中,韩厥却是一个胆小、惜命的一个懦弱的形象。当他发现程婴带着赵孤要离开时,上前拦下,并与程婴和庄姬一阵争抢,只因放走了他们,他自己就活不成。最后还是庄姬跪求并承诺自己以死来换得他去交差,并为他想好借口,这时韩厥才勉强放了程婴与赵孤。随后屠岸贾发现赵孤被救,劈了他一刀,他也就脸部受伤,留下了疤痕,仅此而已。可虽然韩厥的形象不像原著中那样高大、伟岸,让人敬佩,却让人感觉更加的自然真实可信。就像导演陈凯歌表示的,此次改编更注重“可信”[2]

生命的脆弱渺小不仅体现在人会生老病死,更体现在拥有生命者对本人生命的绝望。韩厥,他作为一个将军,有着光明美好的前途。如果他将赵孤放走,那么迎接他的是丢官被惩,甚至是丢掉性命;可是只要他把赵孤交上去,那么情况又会完全不同,他会一步青云、飞黄腾达。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所构成”,“本我指最原始的、潜意识的、非理性的结构”[3](p387)。在影片中,韩厥的选择就是出自最原始的本我的选择——不能放走赵孤。这样的选择不能用简单的“不对”“不行”来评价,原因就在于,在那种生死抉择关头的状况下,它是自我本能的选择决定,不管怎样它是无可厚非的,更是令人可信的。

元杂剧版《赵氏孤儿》主要刻画的是忠臣义士的人物形象,如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从主题取向来讲,它强化了“忠义”的色彩,而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则弱化了元杂剧故事的“忠义”色彩[4]。这点在韩厥身上体现的尤为显著。他既没有公孙杵臼的“见义不为非为勇”的“义”的思想,也没有被害的赵盾的忠君爱国的“忠”的思想。他可以有义,可以发慈悲救赵孤,但他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不至于伤害自己,丢掉性命,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他也可以忠君,但前提是有君可忠,而一旦这个国君没了,或换人了,那么他所依附的、所愿忠的就是最强大的最有权势的人——屠岸贾。不能说他没有忠义,只能说他的忠义是有前提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一定的无条件的。这就使得电影版《赵氏孤儿》忠义主题的弱化。

二 搜孤——被动的崇高

元杂剧中屠岸贾为了搜捕赵氏孤儿,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宣称:限三日之内,不将孤儿出首,即将普国内小儿,但是半岁一下,一月以上,都拘刷到我帅府中,尽行诛戮[5](p25)。接着程婴到屠岸贾前告发说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而这是他与公孙杵臼商量出来救赵孤的办法,主动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孤去死,同时牺牲公孙杵臼。可在影片中,程婴刚把赵孤带回自家,屠岸贾就派人搜查赵孤,在他还没来得及安排的情况下,屠岸贾就阴差阳错的把真正的赵孤和其他全城的孩子都搜走了,只剩下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全城的孩子都交了,剩下一个多余的不就是赵家的孩子,不是他替了咱们的孩子,是咱们的孩子替了他。这时的程婴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会替真正的赵氏孤儿去死。可他仍不死心,他还想着公孙杵臼能把他的儿子和老婆救走,自己再去想办法救真正的赵氏孤儿,无奈天不遂人愿,最终他别无选择,只能被动献子,牺牲自己的儿子来挽救赵孤。

程婴由元杂剧中的“主动献子”到电影中的“被动献子”,使得程婴的行为也由“主动的崇高”转变成“被动的崇高”。陈凯歌导演他自己也说:我并没有刻意地把程婴这个人物写成一个大忠大义的人物[6]

电影中的程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草泽医生、平民百姓,四十几岁的他中年得子,不会舍得牺牲自己的亲骨肉,这是人之常情。可是由于一开始就搜错了孩子的这个错误,再到全城婴儿的安危威胁,他不得不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救赵孤和其他孩子。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身为普通平民百姓的他,是怎样被迫一步一步走到牺牲自己孩子这一步的,也能仔仔细细的看出,他在做出这一决定和行为时,纠结难言又痛苦挣扎的心理过程。这就把程婴的“崇高”、“英雄”、“牺牲”改造成了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不得不”担当大义而必须所做的行为。这种悲剧性的平民的被动的崇高情怀的展示,使得平民的“忠义”更为真实、可信,也更加增添了它的悲剧性色彩。因为这种悲剧它不仅仅是发生在士大夫文人的阶层中,就连普通的平民百姓也被迫卷入其中,不能独善其身。

影片相对元杂剧另外增加的一个人物形象——程妻,也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她,作为程婴的妻子,也刚为人母,是个不问政事、一心只在丈夫和孩子身上的普通民妇。这个人物形象在元杂剧中没有着墨表现出来,可在影片中却被精心演绎出来,且她的出现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锦上添花。因为她,程婴的行为有了更合理的注解,故事情节的展开也更加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 程妻,无疑是自私的,本来一心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她的自作主张交出赵氏孤儿,反而把自己的孩子逼上了绝路,不得不代替赵氏孤儿去死。这让她很是痛苦,尤其在公孙杵臼没有把她们母子带出城时,她更是伤心害怕绝望极了。这时的她甚至想回去把实情告诉屠岸贾,以求让自己的孩子获得生存的机会,在这个想法遭到公孙杵臼的驳斥后,她又一连说了几个办法,可依然都被公孙杵臼一个一个反驳了。她彻底绝望了,也明白了,要么是自己的孩子死,要么是自己的孩子和赵氏孤儿一起都死,要么是牺牲全城的孩子。当屠岸贾来到公孙杵臼家搜查并找到她们母子时,这时的她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她紧紧的抱住自己的孩子,当屠岸贾问她问什么抱着一个不相干的孩子时,她的回答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死了。这个回答就告诉了屠岸贾,这个孩子就是他千辛万苦要找的赵氏孤儿,也让这个普通的民妇顿时形象高大起来。不管她是主动愿意,还是被逼无奈才这样说的,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回答救了真正的赵氏孤儿和全城的婴儿。作为普通的民妇,她的身上闪耀着崇高的光辉,即使这种崇高是被动的,无奈的,心酸的、痛苦的,但它依然是一种崇高,让人无法否定。

三 救孤——不合情理的肯定

“十八世纪英国剧作家赫察特(William Hatchett),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在献辞中写了以下一段话:这里有些合情合理的东西,就是欧洲最有名的戏剧还是赶不上的。”[7](p73)的确,元杂剧的故事情节处处可见其合情合理性,尤其是在救孤这一环节中,这一救孤环节也是整个《赵氏孤儿》最重要的一节。

为救赵氏孤儿,程婴他自己主动向屠岸贾告密,可屠岸贾他本身就是生性残暴多疑、诡计多端、老谋深算的人,他不可能也不会轻易地就相信了程婴,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反复盘诘、试探。刚开始,他问程婴“你说公孙杵臼藏着赵氏孤儿,你怎生知道来?”“你和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因何告他藏着赵氏孤儿?”[5](p25)接着,他点齐兵马,直奔太平庄,向公孙杵臼要人。这里的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忽然下令让程婴行杖。这一着,十分厉害,它既可观察公孙杵臼的反应,又可考验程婴的态度,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7】(p77)。当这一关考验刚过,接着一关又来了,“赵氏孤儿”被从土洞里搜了出来。任屠岸贾再狡猾奸诈,在看到“赵氏孤儿”时,他心中的一切怀疑也不复存在。这一招接一招的使,一招接一招的接,既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又在人的情理之中。它不仅突显了屠岸贾的阴险狡猾,同时强化了戏剧的冲突,还表现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正直不屈的性格。用这样一连串的戏剧冲突来叙述这个故事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故事的情节更加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的鲜明突出,强化了主题,具有代表性。

可救孤这重要一节在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中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在救孤这一环节中,并没有把它最重要的精髓“合情合理”的戏剧冲突演绎出来。

在影片中,程婴在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被公孙杵臼带走之后才去屠岸贾那的,屠岸贾抱着那个没人认领的真正的赵氏孤儿自问:哪个母亲会扔下自己刚生的孩子不管,是什么绊住了她?充分表明了这时的屠岸贾已经开始怀疑真正的赵孤被程妻带走了,而后面他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他的怀疑是正确的。所以当程婴来到他面前,并说孩子是他的时候,他说:我信。然后他用外面100个孩子的性命来威胁程婴,让他说出赵氏孤儿的下落,当程婴说是把孩子交给了公孙杵臼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是向等在外面的100个孩子的父母说一声:你们的孩子都得救了。然后就率领兵马连夜赶向公孙杵臼府,因为他真的相信是公孙杵臼带走了赵氏孤儿,而且他还肯定现在他们就在公孙杵臼家没有出城,而他更坚定的就是一定要杀了赵氏孤儿,斩草除根。最后,他毫无悬念的杀了“赵氏孤儿”。影片中的屠岸贾没有那么的多疑,没有那样多试探,可以说他是相当的自信与自负,这难免给人一种前后反差很大的感觉,有点不合情理,让人不可信。前面的他,为了杀了赵盾一家,费尽心机,机关算尽,终于屠杀了赵家三百余口,最后就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发放过,只因为他要找草除根,怕春风吹又生。而他能把一国之相的一家屠杀,说明他这个人是有点聪明、做事谨慎小心的阴险狡诈之人,这种人有很强的防人之心,且生性多疑,总之就是不易相信别人。可他竟然那么容易就相信了程婴的话,也从没想过程婴会和公孙杵臼合起伙来欺骗他,就一直那么相信自己的猜测,或者说是自己的直觉,就那么肯定被带走的那个孩子就是赵氏孤儿。这一切让人匪夷所思,那样一个处心积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的人竟然会犯这样的一个低级错误,怎么看来也是不符合情理的。导演陈凯歌表示,此次的改编注重可信,可这一节的情节安排却让人感觉可信不起来。

四 大报仇——曲折历程,悲惨结局

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程婴忍辱负重二十年,在屠岸贾门下将赵氏孤儿养育成人,最后通过一组图画让赵孤明白自己的真实身世,进而大报仇将屠岸贾杀死,为其一家和其他英勇之士报仇。并在最后是“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的大结局。这个大报仇的过程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很顺畅的,没有什么曲折艰难性,程婴只说了一次,赵孤也毫无疑问的就相信了,接着就实施了大报仇。大报仇的结局是很成功、大圆满的中国式的结局,坏人终究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好人也得到了他应有的好报。这样的结局很是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也起到了鼓舞引导的作用,千万不能做坏事,要相信正义,坚信正义终究是会取得胜利的。

电影版《赵氏孤儿》中的大报仇这一段又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影片中光是让赵孤相信屠岸贾是杀他赵家一族的凶手就说了好多,然后先是赵孤成长过程中更喜欢屠岸贾的暗示,再到韩厥的话作为警示,又到程婴激动处说出真相而赵孤却直觉不信的明示,都表明了大报仇的曲折历程。而不管从情理上,还是从理论上,赵孤没有一开始就选择相信屠岸贾是灭他家族的刽子手,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是让人易接受和认同的。就好像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突然让你颠覆你以前的所有认知的一切,说你以前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假的,这种情况不管是在谁身上都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也没有人会突然理智的接受,它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尤其是自我心理调试的过程,这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中国人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赵氏孤儿在程婴的安排下,从小就生活在屠岸贾门下,并且由屠岸贾教他武功,因而在赵孤的心里,屠岸贾实际上与程婴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而电影则很好的将赵氏孤儿这一心理的挣扎用一系列事件过程表现出来,一环紧扣一环,让人深陷情节且不觉情节突兀,明白且认同大报仇过程的曲折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影片中的结局与元杂剧的结局也是有些出入的。影片的最后,为了完成所谓的报仇,程婴与赵孤不顾现实的实际情况,一心只要报仇,像是机器机械的完成一件任务一样,个人的情感思想已不受控制了,结果也只是酿成了更为悲惨的结局。程婴跟屠岸贾同归于尽了,赵氏孤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赵氏孤儿,在那个世上再也没有所谓的亲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也没了生活的目标,人生也没多大意义,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了。因此,大报仇的结果可说是很悲惨的。这让大报仇的意义何在,若是这样的结局,又何必这般执着的要报仇?影片的结局留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意思是让我们拥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得饶人处且饶人。

电影版的结局是悲剧的,元杂剧版的结局是较圆满的,让人喜悦的。这样一对比会发现:电影版的结局比元杂剧版的更加符合实际。元杂剧版的结局是最美好的理想化的结局,是所有可能的结果里最好的最完美的一个,赵孤他们没有丝毫损伤的就报了仇,应了那句好人终有好报,坏人也终将会受到惩罚,给予人们对生活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最好的结果出现的概率是极低的。而一旦有所偏差,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会产生更恶劣的结果。就像影片中报仇之后的结果,双方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报仇即使表面上成功了,可程婴的死,又暗示大报仇实际上是失败的。就像兵法上所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报仇是毫无意义的,只会让存活下来的人活的更孤独痛苦。电影版《赵氏孤儿》的这个结局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不是说不去惩罚坏人,让坏人逍遥法外,而是应该采取别的方法,但不管什么方法都要先确保自己人的安危,要不得不偿失,会使自己辛苦做的一切失去意义。这个观点很是值得赞扬。

五 结 语

电影版《赵氏孤儿》对原著的改编有得有失,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得大于失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所以电影版《赵氏孤儿》的得就是基于它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符合了当代人们的思想,就如导演陈凯歌的初衷——注重可信,让人情不自禁的认同它的这些改编。通过电影中的程婴,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在走向大英雄路上的挣扎、痛苦、无奈到坚持、无畏、强大,明白了有时候并不是你想成为英雄,而是时事逼迫之下无奈的举措,强迫我们成为英雄,我们别无选择。而电影的结局又暗示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和无意义的事,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改编后的电影版《赵氏孤儿》不仅对研究原著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助于研究不同时代人的思想变化,也有助于了解在时代更替中一脉相承的思想文化和一些改变了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791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