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023字
摘 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塑造了刘备这一经典形象,近年有两部电视剧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诠释,他们是王扶林1994年导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和高希希2010年导演的电视剧《三国》。1994版的《三国演义》因主题是“尊刘贬曹”,所以多数是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进行了还原,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刘备的天下是通过“仁义”得来的,尽显刘备的虚假和野心。而2010版的《三国》的主题是“尊曹贬刘”,此时很少有刘备的哭戏,且刘备在有诸葛亮之前都是为拯救朝廷而尽心尽力,其中尽显刘备的坚忍不拔和男子汉气概。关键词:《三国演义》 ; 1994年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 2010年的电视剧三国 ; 刘备
Abstract: Luo Guanzhong"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haped Liu Bei this classic image.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two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Liu Bei for two kinds of different image interpretation.They are helped Wang Fulin 1994 directed a TV director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Gao Xixi 2010 drama Three Kingdom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the 1994 version of TV series for theme is "respect Liu Bei belittle Cao Cao", so most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Luo Guanzhong reduction.And show incisively and vividly show that the whole world is through the "righteousness", and show the false of Liu Bei and ambition . In 2010, the theme of the drama Three Kingdoms is “respect Liu Bei belittle Cao Cao”. At this time there are very few famous tear jerker of Liu Bei. Before with Zhu Geliang and Liu Bei is committed to save the court. These all show the tenacious spirit of Liu Bei and masculinity .
Key words: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1994 TV serie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2010 TV serie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Liu Bei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诸侯崛起,这是一个“乱世生英雄”的时代,刘备应运而生,作者将他写成自己理想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刘备尚“忠”、“义”,主张用“仁政”、“王道”治理天下[1]。因此他是重仁爱民,用人唯贤,拥有一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高祖刘邦的风范,按理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刘备、诸葛亮两个人物形象的描写,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此篇不谈诸葛亮,尽谈刘备。刘备不似曹操是一个军事家,文学家,也不似诸葛亮是一个政治家,我觉得他是一个心理学家,但是做事时又特别像一个平凡人。王扶林和高希希两位著名导演导的电视剧对他进行了一个不同的诠释。
王扶林导演的1994版《三国演义》基本上是还原原著,注重“尊刘贬曹”的思想,此时的刘备是原著中的基本形象——理想统治者。起初是不断“求”职,为了寻找一个有前途、比较合拍的领导者,但是自己的理想领导暂未出现,导致刘皇叔哭着,被逼称帝,挥洒汗水,开辟疆土;而高希希导演的2010版《三国》以董卓进京,曹操刺董卓开始,引曹操出场,而在十八路诸侯汇聚讨伐董卓的时候,引出刘备,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真汉子形象出现,对曹操似乎更有一种尊重,曹操此时不是奸臣一枚,是在积极开辟有前途的前程的开拓者,是一个有手段的、有领导能力的领导者。不会将曹操刻意演成奸诈,其中也有一种豪迈,而刘备也不仅仅是“白净的爱哭鬼”,他的身上也有一种真诚,还有一种男子汉气概,诠释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意义。
一 在19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刘备胸怀大志以仁图天下
王扶林的1994版电视剧中的刘备虽身为成熟男人,却一点儿也不稳重,稍遇事,便情绪波动极大,总是尽显以物喜悲,以己喜悲。刘备所属家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帝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1]而此时的刘备虽是一织席贩履之辈,但还认为自己拥有着高贵的血统。就这种意识让他一直关注着朝廷之事,有领导之心,此时遇见张飞与关羽,是不错的两个得力助手,意欲收为己用,随之付诸行动,至此引出了“桃园三结义”。
犹记剧中桃园结义前三人聚张飞家,诉身世,诉大志时,却一副女儿心态,竟引得二位壮士与他一起泣涕涟涟。此时已露大志,刘备认为时势造英雄,应自己进行武装起义。他说:“日下正值乱世,正是用武之时。乱世则必出英雄,何必非要屈身受制于他人?岂不闻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耶?黄中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城中竟为谁人之天下,还尚未可尽知也!”[2]之后便带领二兄弟,抓住机会向权力中心靠拢。
这之后,刘备在与权力中心的官员周旋时,经常忍辱负重,美名其曰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在督邮鞭县吏之时,刘备虽表现急迫且痛苦,却丝毫未有冒犯督邮之意,只是苦苦与门卫周旋,说明他舍不得这一官职,在退官印时是一停顿,便不甘地将印挂于督邮脖上而走。也可见刘备是想跻身于上层。
再之后,刘备被曹操带回许都,实行就近监督原则,而刘备深谙韬光养晦之策略,经常在家中种菜,竟蒙骗过了曹操,再加上打雷时,吓得丢掉筷子,曹操更是安心。话说此时,曹操为试刘备与诸大臣,要求皇上田猎。田猎时曹操故意用天子箭和天子弓,强势压帝,帝屡屡无奈向皇叔求救无果,故顺曹操,关羽欲拔剑杀贼,刘备冷静摇头,后美名其曰,是为帝之安全!
经此,帝玉带面授国舅董承,杀国贼之大事。在国舅奉旨上书讨贼之时,刘备见召,却丝毫未表现出积极支持帝兴汉室之心,表现出一副悲痛欲绝,心痛大汉如此凋零,祖业如此衰败!在签字时,一时犹豫思索,便果断以一副视死如归之状,写下自己的名字。前说刘备已准备借攻袁绍之名,逃走,所以当一签完之后,便立即实施。得逞后,竟说:“我如鱼如海,如鸟飞青天,不受拘束,自由自在”[2],丝毫未提及帝之窘境。总之老版中的一系列表现,都表明他的碌碌前半生,总是忙着寻找可依附的诸侯,让自己跻身于权力的中心。
可见刘备一方面想通过立功,来功成名就。但身份与美誉使他成为某些诸侯的眼中钉,因此他一直都在明哲保身,等待机会。
其次,刘备还一直积极地为自己打造“品牌”,并积极地宣传,来为日后实现大志做铺垫。刘备有意宣传世有皇叔,仁义之人,让百姓爱戴,让有识之士竞相投之,为创大业而做准备。
他重仁爱民,仁义之名远传,再加上救徐州名声更盛。但是刘备救徐州时,名义为仁而三拒徐州,第一次,他不想让别人以为他是图徐州而来,仅是为救徐州,显得大义,进一步博取“单纯”之人的好感,而同时在百姓中树立好名;第二次,因第一次拒绝而难以开口接受;第三次,不得已接受,声名大振,仁义更扬啊!百姓更爱之,更信之。前略提,在安喜县时,因规矩办事,不压榨百姓,而赢得好名,后又在徐州在百姓心中加重威望,仁义之名速播。其实三拒背后,实乃是有大志向的表现。朝廷动荡,不稳定因素太多,曹操因吕布而暂时放松对徐州的图谋,还有袁术和袁绍的虎视眈眈,不敢轻易应承,一旦失陷,会有很大的危害。现在是徐州陶谦的临终托付,他不得已接受,一方面得到袁绍、袁术等诸侯的无奈接受,另一方面,即使曹操攻陷徐州,他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在接受徐州方面,不敢冒险,得细心图谋。
大志虽有,但是却缺乏领导者的头脑。想成大事,却因着灵敏的危机感,而束手束脚。最可怕的是那可怕的所谓的仁义,这些仁义针对的对象是百姓,而不是谋士与将领。在曹操想要夺回荆州时,刘备竟还想着仁义,竟带着沿路想要跟随的弃乡百姓。曹兵几十万大军杀来,军情如此紧急,“仁义至上”的刘备还要因所谓的爱民政策,而带上数万百姓,他的意图也许是爱民,实则是弃军士将领性命于不顾,领民入水深火热中,他如此的“爱民”,怎忍心民遭此大难,还让民抛弃桑梓,在大战之时,还不是顾自己,四处逃窜,哪记得爱的人民。在事后,还悲痛欲绝,“作”得慌,没有远见。我觉得想要实现大志,应爱民,应在有相随之心时,稳住百姓在家中,坚强度日,此法可保民之性命,亦可以减轻经济方面的负担,还可以加快行军速度,免遭损兵折将的祸,再说不定还可以加速成功的进度。舍大利而就小利,迂腐。也好,既让这“爱民”之人损失大量的拥戴者,也让这些好骗的百姓永隔了这自私自利的血腥世界,一举两得!
最后,刘备只是用人唯贤,待结拜如亲人,待妻子如衣服。刘备并非求贤若渴,在前半生都不曾表现出积极寻访贤士猛将之心,尤其是在他有了两个结义兄弟,大将赵子龙,军师诸葛亮之后,便以为无敌,不注重吸引将才,就没有再主动积极求贤臣猛将。在任何方面,都有军师全权领导,诸葛亮自会寻觅,自会举荐将军、谋士,刘备只需要点头与欣赏,在关键时刻出难题而已,他真是一个挺容易满足的人。如:徐州乃军事重地,陶谦让与刘玄德,他这时才感到缺少谋士,为此陶谦推荐了糜芳、孙乾贤士,后又有简雍相助,因此才有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贤士相随。曹操、孙权在拥有很多属地之后,仍在寻找贤士,且看刘备,水镜先生一语指出,刘备所拥有的贤士只是书生而已,所拥有的大将只是无头苍蝇,无人指挥。后寻访贤士,遇着徐庶,便如得天下第一之谋士。得意时便猖狂。一旦失了徐庶,便觉天崩地裂。在徐庶奔赴曹营是,他痛哭流涕,但以我之见,一方面只是担心自己唯一的谋士为曹操所用,击垮自己。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日后担心,谋士没了,去哪儿寻求生路,与实现大志呢?痛哭方能消减痛苦。
有追求却无谋,因此一旦稍微满足,便觉拥有全世界;一旦失去,便追悔莫及,世界崩塌。他一生中,可能最重视的两件事就是:与结义兄弟的义,同生共死,同甘共苦;其二是诸葛亮为他夺的根据地及继承者。因此失去兄弟便会与诸葛亮决裂,为他制造麻烦。而为了儿子,又重新笼络人心,无奈之下,选择相信诸葛亮。
唉,这么仁义的一个人,竟然对待自己的女人也未有这么用心,还是一如既往地抛弃。作为女人,我难以接受老版中,娘娘腔似的刘备这样对待妻子,就连枕边人都得不到他的仁义,何以谈对天下人的仁义?荒谬!
二 在2010版三国电视剧中,刘备为人仁义、有谋略而得天下
2010版《三国》选取表现人物的切入点不同。因2010版的改编为电视剧《三国》的主题思想是“尊刘贬曹”,导致桃园结义只是导演为了剧情需要而不得不出现的情节,导致就是一闪而过。2010版《三国》中直接选择十八镇诸侯讨贼时出现的刘备。刘备不是依附公孙瓒参与其中,他们刘关张三兄弟义无反顾地加入讨伐董卓行列之中,多了一种稳重与坚韧,衬托曹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好品质。
此时的刘备依着那为保刘氏朝廷的一腔热血,未依附任何诸侯,只是三人三骑前往,既然已命中注定要相见,何不直接相遇!两个不一样的现况、阶层,两种不同的理念,直接相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也是一种特色。因谄媚而歧视一般平民,而巴结尊重有权有势之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历来有之嘛!刘备因怀揣着“匡扶汉室”的志向,面对着那些肉眼凡胎者,也不甘示弱。幸得曹操这个伯乐,带着他走向上层社会,此时这个伯乐岂知这也是一个猛虎啊!呵呵呵,情节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
新作品2010版《三国》,对刘备、曹操的人物形象塑造,可谓是一大突破。刘备虽也丢弃妻子,次数未减,但哭的次数却大大减少,而曹操却表现得大气,或者说大义凛然,他的所作所为全靠“嘴奸”,脸上丝毫看不出。
而一开始就显现出刘备是个果断、坚硬的汉子,稳重的面瘫。可是刘备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一个织席贩履之辈自认是不可小觑的,强势进入权力中心。由于市井久居,且有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显示出一种稳重,果断地坚持自己,他一直无视他人的嘲讽,坚持自己之志,用面瘫对待那些庸俗之辈。且此时他已经很少用眼泪俘虏人心,而多是以所谓的仁义感染人心,吸引贤士猛将。
可是看完新作2010版《三国》,总觉得刘备缺少点什么,再看旧作1994版《三国演义》,方知他缺了人气,总好似那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无欲无求,而旧作中的刘备才是活生生的“小男人”呐!会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泣,在大场面会对待无礼督邮时,言语刚烈,最后甚至拂袖而去,会在妻子生孩子时而紧张得手足无措,也会在生儿子时和打仗胜利之时而放声大笑。而2010版《三国》中的刘备始终是面瘫状,毫无表情。别人嘲笑他时,面瘫;兄弟失散,更是面瘫。面瘫就是他的武器,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稳重。
在新版2010版《三国》中,我觉得刘备表现出了对妻子的一丝丝在乎。在徐州失陷之时,他板着脸,在听到二位夫人陷于徐州时,他的情绪波动了。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波动,我也觉得他是有情之人。我坚信有情之人才有义。
其次,刘备表现得颇具计谋。在1994版《三国演义》里,他除了哭之外,因有两个勇猛无敌的兄弟,似乎也有一种莽汉气概。在徐州被陷之时,他能凭借几千人马,猛冲进徐州城。可2010版《三国》里,他较注重玩计谋。关羽在华雄挑战之时,第一个便跃跃欲试,于是刘备一而再地相阻拦,有陪衬才会显现过人之处,正值盟会苦于无人能挑战华雄时,他才准关羽挑战,且一战成名,他也颇为威风。
刘备的面瘫显得他是典型的腹黑型人物,且有很多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关羽温酒斩华雄,他亦淡漠死人脸状;袁绍、袁术因他地位低微,仍不重视他,对他处处食言,他仍淡定死人脸状;张飞失徐州后,他只是稍有波澜,其后仍以死人脸状忍耐;面对窃城者吕布,亦是。
前24集,一共有四次较为明显的波动。第一次,在见貂蝉时,为其美色所惊,看来美人计对他挺管用的;第二次,吕布中了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来攻打刘备。刘备坚守不出,本无事,不曾想中了陈宫的计谋,导致下邳失守,兄弟生死不知。他慌乱之极,急迫地要回马搭救,不顾士兵生死相拦,那种珍视之情,震撼人心;第三次,他见汉献帝,听帝诉悲惨经历而感同身受,悲痛欲绝落泪,并坚定了“匡扶汉室”之决心,之后在听到曹操杀害董承一干忠臣以及董贵妃之时,更是生气,更是伤心,也更是坚定;第四次,他见关羽为曹操斩杀袁绍两员大将之时而目瞪口呆。刘备波动一次情绪,那是极其不易的。总之平时,他多是一种状态:就是眼睑下垂,冷眼旁睨,似观众看戏,或时伴有冷嘲热讽之笑。这种男人其实惹不得,你要做他在乎的人,会很幸福,一旦被他恨上,可了不得!
这一系列的面瘫是显示他的稳重和担当,刘备的情绪波动都显示他对刘氏朝廷的真诚。
接着看他奉行的原则是“你仁我亦仁,你狠我更狠”。因此对他不仁不义的,且不易受他感化的顽石,他采取了落井下石,催他速死的办法解决了他。对于吕布,他觉得他是一个猛将,所以在三英战吕布之前,他选择从两位弟弟手下救下他。后在徐州,他仍是惜吕布,并为保住徐州,而屈居吕布之下,入住小沛。岂知,吕布乃是仁义感化不了的顽石,因此曹操缚吕布时,吕布要求他念在往日恩情,能求饶一下,他选择落井下石,问曹是不是想做他的第四任义父,坚定了曹操杀吕之决心。
与1994版《三国演义》不同的还有,徐庶因孝道离刘备而去之时,以“与其寻找主公,不如为自己创造一个主公”一语惊醒刘备,求访谋士之心!刘备此时已年近50,却将前半生用于奔找主公的途中,之后顿生苍老、疲倦之感。刘备在投奔刘表,应付蔡瑁之时,竟发出不想逃之感,与1994版《三国演义》中刘备慌不择路逃亡不同,起初觉得十分好笑,随后却又感同身受,感受到他的衰老、疲倦和无奈。我们要想到古代年近50的人,已是一只半脚踏进棺材的人了,这一点超越了老版与原著。刘备由一个壮志青年,雄姿英发,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后,变得老态龙钟,都是极符合现实的。在徐庶说完之后,他猛然又有了斗志,求贤之心让他好像又年轻起来,变得有耐心,有谋略!
这样一个领导,既让人恐惧,又觉得他得到众人相助,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 结语
刘备生于乱世,是一个理想的百姓救世主的承载体。他拥有着贵族的血统,导致与众不同,他因担负着拯救天下责任而表现得勇猛果断,因兄弟真情而表现出仁义,因仁而表现得善良,更加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意味。
“人”,一撇一划很简单,但是环境复杂,需求繁多,导致人性的不单纯,因此生活中这种平凡人让人难以相信,更多是有虚伪的成分。现在的社会,因为经济、科技不断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再加上人口基数比较大,导致现在竞争力特别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升学困难,就业率低,住房困难等等,导致生存压力格外大。社会就是一个重造炉!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本身地位低下,无背景、无经济条件。却和皇帝攀上亲,拥有了皇族血统,再加上机遇好,遇上张飞、关羽两个心腹等,马上从碌碌无为的前半生变成一个国家的皇帝。这一生的经历,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奇遇,播映出来,虽然有对名著的赞叹,但是对现代人来说简直就是一部狗血剧,刘备本人更多的是给人以虚伪、不真实。而新版电视剧《三国》更多的是将刘备塑造成拥有一腔热血的男儿,有目标,有毅力,他虽一路跌跌撞撞,却总是在为自己人生目标奋斗。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023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