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0603字
摘 要
:影响方言变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历史和地域。当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方言正在逐渐发生着一系列的消长变化。淮阴区方言是官话方言区江淮官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江淮官话内部颇有特色的方言点,在语言学上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笔者收集了淮阴区100个方俗词语,并针对这些方俗词语对淮阴区徐溜镇长庄七组的六位村民进行了现场采访,根据采访的结果来显示淮阴区方俗词语的消长变化,同时分析它的变化原因及未来走势,使更多人关注淮阴区方言的发展变化。关键词:淮阴区;方俗词语;消长变化;原因;走势
Abstract: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 changes ar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modern media means, dialect is gradually undergoing a series of changes. The dialect of Huaiyin is a part of Jianghuai Mandarin, is a distinctive dialect of Jianghuai Mandarin, there ar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in linguistics. The author collected 100 dialect words of Huaiyin , and conducted on-site interviews of the six villagers of seven groups of the village of Chang of the town of Xu Liu of district of Huaiyin according to the dialects characteristic words , to show the changes of Huaiyin dialect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and its future trend, so that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Huaiyin dialect.
Key words: District of Huaiyin ; Dialects characteristic words ; Variation; Reason; Trend
一 引言
汉语方言俗语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随着语言学家不断地调查研究,他们在汉语方言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李如龙先生的《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在这本书他认为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就是现代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提出根据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成果为汉语方言的分区提供依据的观点,这个观点突破了历来为汉语方言分区总是以一条或若干条语音特征为标准的模式。再如詹伯慧先生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书中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汉语方言词汇调查,为方言词的标音、释义、注字等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不仅如此,还对方言俗语做了详尽的分类,对调查表格的类型、内容、体例也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这为进行方言俗语调查的人员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江苏方言俗语研究的主要成果有苏晓青的《赣榆方言研究》,这本书根据方言学研究传统,从语音、词汇、语法、语料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在这基础上有所开拓创新,在书中有大量的录音内容,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语音软件,用语图进行实验语音学分析,这在方言丛书的编撰中尚属首创。淮阴区方俗词语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杨义春先生的《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这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江苏省淮安市方言(以市区方言为基础,兼及各县、区)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应关系,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资料性,既可供研究淮安方言作参考,又可帮助淮安人学习普通话。虽然方言词汇非常丰富,但编排有点乱,是按词首声母音序排列的,如果是按照词性或将词按天文、地理,时令、时间,方向、位置,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归置可能会更清晰。还如张本忠的《lt;金瓶梅词话gt;与淮上方言》,文中主要论述著作中的淮阴方言俗语。再如陈琨的《淮阴方言结构助词“得”》,文中主要阐述了“得”的语法功能和使用情况。
影响方言变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历史和地域。当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方言正在逐渐发生着一系列的消长变化。淮阴区方言是官话方言区江淮官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江淮官话内部颇有特色的方言点,在语言学上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笔者收集了淮阴区100个方俗词语,并针对这些方俗词语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长庄七组的六位村民进行了现场采访,根据采访的结果来显示淮阴区方俗词语的消长变化,同时分析它的变化原因及未来走势,使更多人关注淮阴区方言的发展变化。
二 淮阴区方俗词语调查描述
笔者收集了淮阴区100个方俗词语,并且按照词性进行了分类整理,描述如下:
(一)动词
1.把[pa3] 动词,双手抓住小孩双腿,让其大小便。例句:~屎~尿。动词,送给。例句:这件衣服我不穿了,~给你了。量词。例句:这个游戏真好玩,我再来玩两~。我家那~菜刀没得的了。你去抓两~米熬粥给小孩喝。约数,左右。这些花生也就斤~重。介词。例句:~衣裳洗干净了。2.下壸:上田地里干活;号草:拔草。3.逼逼[piʔ2]:用冷水使某物冷却或用热水使某物增温。例句:茶太烫了,放冷水里~才能喝。牛奶太凉了,用开水~给你喝。4.别[piʔ2]:藏。例句:他把刀~在裤腰里。用某工具将某物打开。例句:他用一根铅条给锁~开来了用外力使某物变形。也说“抈”。例句:这跟铅条都被你~弯的了。向旁边旋转。例句:钥匙插孔里往左边~一下就行了。5.皮麻[pʻi2ma2]:玩闹、开玩笑。例句:他和你~的,你别生气了。6.擗[pʻi3]:将某物从其主体上分离。例句:我家棒头(玉米)熟了,你和我一块来~啊。双手将物体折断。也说“缺”。例句:他把棍子~得了。7.潽[pʻu4]:水烧到沸点以后往外溢。例句:锅~得了。8.码[ma3]:用盐略腌一腌。例句:这种菜用盐~一下好吃。9.磨牙[mo2ja2]:吵架。例句:家里俩小孩子天天~,烦死了。10.发阴天:天气变阴,身体不适。例句:这几天天不好,他腿有点~了。11.发够:讨厌。例句:看见你我就~。12.待承[tɛ4tsʻən4]:得罪、使人难看。例句:他是你朋友,干嘛~人啊?13.避避[pi4pi]:暗中看。例句:你到会场上~他来了没有。14.叨[tɔ4]: 用筷子夹菜。例句:不要客气,~菜吃啊。15.夺[toʔ2]淋。例句:衣服被雨~湿了。沾、糟蹋。例句:身上~一身泥,衣裳都~脏了。强加。例句:这件事就~在你身上了。16.迪:拔。例句:你帮我把手上这根刺~出来。17.辣嗔[la4tsʻən4]:说脏话。例句:小女孩~不好。18.念唝:念叨。例句:她每天都在~你。19.改常:一反常态。也说“霉的了”、“晕的了”例句:他这几天有点~。20.搞:恶心、不好受。例句:心里~得慌。像。例句:你~真的是的。交叉。例句:两根绳子~起来了。21.杠[kɑŋ4]:用土增高地面。例句:~屋基。22.过:传染。例句:肝炎会~人;过嘴:改变口味。例句:这药很苦,拿块糖给我~。23.咔:油脂变质有异味。例句:猪油~了,不能吃了。24.格贱:恶心。也说“格瘆”。例句:你怎这样~的。25.糠[kʻɑŋ1]:脱水变得松而不实。也说“糠心”。例句:这萝卜~了。26.靠[kʻɔ1]:营养不足。他觉得心里~得慌,想吃肉。27.擓[kʻuɛ3]:抓。也说“挖”。例句:~痒痒。28.醢[xɛ3]得了:完了。也说“毁得了”、“醢豁”。例句:这事~。29.害伢子:怀孕。也说“怀身子”、“怀子”。例句:她~了。30.烀[xu4]:煮。例句:~山芋。31.嚼蛆[tɕiəʔ2tɕʻy1]:胡说、乱说。也说“嚼”。例句:你不要瞎~。32.沁:呕吐(特指动物)。例句:狗吃多得了,~下来一大堆。33.笑片:羞辱、笑话。例句:你专门~人。34.醒霉:睡醒。例句:他还没~呢。35.再:用清水反复漂洗。例句:这衣服还有沫子,你~几遍。36.沾:剁。例句:~肉。37.撺道[tsʻõ1tɔ4]:挑拨。例句:你不要~他干坏事。38.嚓呱[tsʻaʔkua3]:聊天、闲谈。例句:她们又在一起~呢。39.促怪:捉弄。例句:你这不是有意~人嘛。40.呲唝[tsʻɿ1koŋ4]:恶语待人。也说“呲唝咋嗓”。例句:他一讲话就~人。41.充冷:打瞌睡。例句:人在开会,他在~呢。42.出门:女子出嫁。例句:明天他家女儿~。43.谁[sei3]:解开。例句:你毛线衣袖口~得了。44.靸[saʔ4]:把鞋帮踩在脚下。例句:你怎么~着鞋子走路。45.嗍[suaʔ4]:用嘴吮物。例句:冰棒滴水了,你快放嘴里~~。46.拴[suã4]:用细长物打。也说“束”。例句:他拿柳条~我。47.沤沤[əɯ4]:食物在锅里焖一会。例句:稀饭~好吃。48.熰[əɯ3]:燃烧不充分。例句:你抓点小木片放炉子上~,一会就着(烧起来)了。49.揞[ã3]:手抓粉状食物往嘴里送。例句:一包豆奶粉也不冲,撕开来就朝嘴里~。50.恶寒[u4xã2]:怕冷带有发烧。例句:我家小孩~了,我带他去打针。51.歪[uɛ1]:小睡一会。也说“歪歪”。例句:你下午要上班,先去床上~~,碗我来刷。52.卫欺:庇护。例句:你老~他,偏心。53.好意[xɔ4i4]:故意、有意。例句:我又不是~的。
(二)名词
54.大得:爸爸;爹得:爷爷 55.爷:伯父、叔叔;大妈、大娘:伯母、婶婶56.巫(大巫,二巫...小巫):姑姑;姑爷:姑夫;姑爹:爸爸妈妈的姑父57.老巴子:排行最小的孩子58.小就:小孩59.先[ɕiĩ1]生:医生、教师60.要饭化着:乞丐61.双帮子:双胞胎62.猫耳荡:混沌63.茶食:糕点;朝牌:烧饼;油鬼:油条;盐碎:香菜64.龟腰子:驼背65.吞子、吞嗓子:嗓子66.癞鼓[ku2]子、癞蛤蟆:蟾蜍;癞歪[uɛ2]子、歪子:青蛙67.冻:冰;冷子:冰雹68.唧溜着:知了;唧溜狗子:蝉的幼虫;唧溜壳子:蝉蜕69.叫鸡子:蟋蟀70.谷谷丁:蒲公英71.黄啷[lɑŋ4]子:黄鼠狼72.小乌子:蝌蚪73.蝎虎子:壁虎74.羊毛瘌子:毛虫,触到人的皮肤上有刺痛75.歪歪:蚌76.茅厕[tsʻɿ1]:厕所77.粪箕、粑箕:簸箕78.馏列子:蒸屉79.茶料子:烧水用的电器80.刊壳子:硬币81.当间[kã4]地、当门地、桃屋、堂屋:客厅;家天:院子82.胰子:肥皂83.洋火:火柴;洋钉:图钉;洋油:煤油;大洋、洋钱:民国时期袁世凯头像硬币84.汗衫、汗褟子:T恤85.巴头:指望 86.头靠着、头油着:第一名;了靠着、了爬着:最后一名;87.小龙(用于属相):蛇。
(三)形容词
88.得溜大挂:形容多得挂下来。例句:今年我家葡萄结得真好,你看~的。89.小小不言:形容事情小、问题不大、微不足道。例句:~的,你就不要计较了。90.哇五骨机、哇五骨冬机:形容很杂很乱。例句:屋里~什么都有。91.窟窟刺刺:形容心里不舒服、难受。例句:这事没办好,心里老~的。92.雾燥:形容气压低,闷热。例句:这天~死的了,到多(非常)难受。93.丽亮:形容宽敞明亮整洁。例句这屋子被你拾当得多~啊。形容衣服穿得少而清爽。例句:你看人穿多~。94.懦哆:形容大脑、行为迟缓、呆滞。例句:这小孩都被打~得了,他爸多毒怪(厉害、狠、心肠硬)啊。95.干家:形容会持家过日子。例句:他家女人多不~啊。96.人意:形容懂事、听话。例句:你家小孩多~啊。97.尖闹:形容尖刻、脾气大。例句:这小孩真~。98.结杠:形容身体健康、腿脚灵活(多用于老年人)。例句:老人家身体很~。
(四)副词
99.滑:全、都 例句:这馅儿~是肉。100.直(副词)刺(动词):一直往前走。
三 淮阴区方俗词语使用情况
笔者现场采访的六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长庄七组的村民,分别属于老、中、青三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各有两人,这样可使获得的信息更稳定、准确。笔者对淮阴区100个方俗词语使用情况作了数据统计,统计结果为:六人都常说的词在这100个方俗词语中占百分之五十八;中老年层中人常说但青年层中人不常说的词在这100个方俗词语中占百分之十八;六人都不常说的词在这100个方俗词语中占百分之二十四。
- 六人都常说的词
六人都常说的词主要有:
1.把[pa3]:动词,双手抓住小孩双腿,让其大小便。例句:~屎~尿。动词,送给。例句:这件衣服我不穿了,~给你了。量词。例句:这个游戏真好玩,我再来玩两~。我家那~菜刀没得的了。你去抓两~米熬粥给小孩喝。约数,左右。这些花生也就斤~重。介词。例句:~衣裳洗干净了。“把”这个字在三个层次中被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它的词性有很多,同时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几乎处处都用到它。
2.潽[pʻu4]:水烧到沸点以后往外溢。例句:锅~得了。在农村大多数人家仍是用稻草烧热水、烧饭,并且当地人早晚喜欢烧稀饭喝,而他们的冲饭面是用各种粗粮磨制而成,里面有米、黄豆等,因而,在稀饭烧好时,很容易会往外溢,所以“潽”这个词也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
3.叨[tɔ4]: 用筷子夹菜。例句:不要客气,~菜吃啊。这个词被使用的频率也蛮高的,一般是家里来客人了,吃饭时作为主人对客人说的话,以此来表明对客人的热情。农村空闲时,娱乐活动比较少,因此大家喜欢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尤其是有小孩子的人家,走亲戚的频率会比较高,使用这个词的频率也会比一般人家要高。
4.迪:拔。例句:你帮我把手上这根刺~出来。农村的杂物比较多,平时不小心手会被细小的木刺扎到。不仅如此,当地人有许多人是在附近的小板厂工作,那里更容易被木刺扎到。还有,平时大家喜欢吃鱼,有时也会被鱼刺卡住。中年人有白发了,会叫他们的子女帮忙将那几根白发拔下来。因此,“迪”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普遍用到的。
5.糠[kʻɑŋ1]:脱水变得松而不实。也说“糠心”。例句:这萝卜~了。萝卜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蔬菜,在农村几乎家家地里都会种上一些,而且农村过年时喜欢蒸馒头,里面有各种陷,而人们最爱吃的、年年必蒸的便是萝卜陷的馒头,因此,为了萝卜能够长时间保鲜,大家就将它们埋在地下,冬天过年时再拿出来吃,但由于保鲜时操作的不好,冬季拿出来时有一些便会被冻坏了。于是大家就用“糠”来形容被冻坏的萝卜。
6.爷:伯父、叔叔;大妈、大娘:伯母、婶婶;巫(大巫,二巫...小巫):姑姑;姑爷:姑夫;姑爹:爸爸妈妈的姑父。老年人叫他们的父母“爷”“娘”,中年人叫他们的父母“大得”“妈么”,青年人叫他们的父母“爸爸”“妈妈”。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已经很少有人将他们的父母叫“爷”“娘”。但是这两个词并未消失,不仅叫伯父、伯母,叔叔、婶婶时用,灶神也被叫做“灶老爷”,普通话中祖父叫“爷爷”。而姑姑的叫法,则体现出地域间语音上的过渡,清浦区说“布布”,淮阴区说“巫”,沭阳说“姑妈”。“爷”、“大妈”、“大娘”“姑爷”等这些词很明显看出来是受旧社会的影响。
7.医生:先[ɕiĩ1]生。不仅是医生叫先生,兽医也叫先生,中老年人喜欢将老师叫成教书先生。当地人叫这些人时,不直接叫他们的名字,一般叫他们的姓再加“先生”,比如,村上有位姓杜的医生,大家就叫他“杜先生”,用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8.蒸屉:馏列子。第一次做馒头、年糕时用“蒸”,下次再吃时将这些东西加热叫“馏”。这里中午吃米,但是早晚偏于吃稀饭和面食,爱吃饼、馒头、包子等,所以“馏列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9.滑:全、都。例句:这馅儿~是肉。这是一个程度副词,在平常生活处处用到它。只要说的话中有“全、都”的意思的,都可以用“滑”来说,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未来也不会降低或不用它。
(二)中老年层中人常说但青年层中人不常说的词
这类词主要有:
1.下壸:上田地里干活;号草:拔草。土地自古以来便被农民视为命根子,作为农民必然少不了要去地里干活,因此“下壸 ”、“号草”这些词最爱被中老年人使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外出打工,这些年轻的一代对土地的重视程度已不如老一辈人那样看重了。再加上现在的土地被外地的老板大面积的承包,农民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地可以种了,青年人一般称“下壸”叫“上地里去”,趋向于现在的普通话。
2.逼逼[piʔ2]:用冷水使某物冷却或用热水使某物增温。例句:茶太烫了,放冷水里~才能喝。牛奶太凉了,用开水~给你喝。这个词也是中老年人喜欢用的,虽说微波炉在农村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了,但是农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节省惯了,就算家里有,也很少用。中老年人的肠胃比不上年轻人,在冬季时吃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就要将其温热一下,一般将热水倒在大茶缸里,再将水果放进去,这就叫“逼逼”。家中有小孩的人家更是经常用这个词。
3.发阴天:天气变阴,身体不适。例句:这几天天不好,他腿有点~了。这个词老年人喜欢用,中青年几乎不用。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每家的田地还是蛮多的。在夏季农忙的时候,妇女几乎连续几天都赤脚在稻田里插秧,那一双脚就一直被冷水泡着。而且夏季天热,那时农村没有空调,男汉子们爱用冷水冲澡,因为那时的经济条件限制,很多事情都没有现在讲究,年轻的时候身体好,不觉得有什么,这样久而久之,等老的时候就很容易患关节炎。下一辈时,经济条件好了,自然不会和他们一样辛苦。
4.排行最小的孩子:老巴子。“老巴子”现在只有少数中老年人会说,青年人一般听不懂。过去的农村人孩子生得多,每家能有七八个,最小的那个孩子就叫“老巴子”。就像云南某些地方将最小的孩子叫“老幺”,比如最小的是女孩,大家就叫她“幺妹”。而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晚生晚育,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般多的也就两个,因此青年人不知道“老巴子”是什么意思。
(三)六人都不常说的词
六人都不常说的词主要有:
1.辣嗔[la4tsʻən4]:说脏话。例句:小女孩~不好。这个词以前常说,一般特指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说脏话。以前农村的脏话还是比较多的,在老年人的观念中男孩子说脏话、吹口哨、打架都是被允许的,但是女孩子就不行,要有规矩,不然长大婆家不好找。因此在那个时候“辣嗔”这个词还是经常被使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孩子们已经很少说脏话了,有时冒出一两句,也是受大人的影响,于是大家慢慢地就不用这个词了,但是还是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如果要用,也会直接说“不要骂人”或“不要说脏话”,几乎听不到“不要辣嗔”。
2.杠[kɑŋ4]:用土增高地面。例句:~屋基。以前房子小孩子多,等孩子长大了、结婚了就得分家,那就必然要盖房子,就会用到“杠屋基”这个词。但是现在几乎听不到了,这和现在房屋政策有关,农村现在不可以随意盖房子,要盖必须经过审批。不仅如此,现在“拆迁”在农村掀起了一股狂潮,因此大家更不随意盖房子,怕刚盖好没多久就被拆了。还有现在大家都热衷于买房子,更是用不上“杠”这个词。
3.嗍[suaʔ4]:用嘴吮物。例句:冰棒滴水了,你快放嘴里~~。以前冰棒很便宜,虽然种类没有现在的多但也不少,如一角钱的水冰棒、两角钱的雪糕等,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这些冰棒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一根棒枝,孩子们吃得慢,冰棒就会融化成水滴到地上,因而孩子会经常“嗍嗍”冰棒,将上面融化的那些吃掉。但现在的冰棒形式多样化,比如用纸桶装着的,就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化掉,另外,受普通话的影响,现在都说成“舔”、“吸”、“吃”。
4.揞[ã3]:手抓粉状食物往嘴里送。例句:一包豆奶粉也不冲,撕开来就朝嘴里~。现在农村的孩子都喝牛奶,以前虽然也有人家会喝牛奶,但是并不普及,大多数喝的是豆奶粉。过去的小孩子零食少,嘴又馋,往往不是将豆奶粉冲好喝,而是直接将袋子撕掉,用手抓着往嘴里“揞”。十几、二十年前会经常说或听到这个词,但是现在很少说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零食也多了,大家都“喝”牛奶、“冲”奶粉或豆奶粉、“和”芝麻糊,再也没有“揞”豆奶粉吃了。
5.蟋蟀:叫鸡子;蒲公英:谷谷丁;黄鼠狼:黄啷[lɑŋ4]子;蝌蚪:小乌子;壁虎:蝎虎子。以前农村的树多、小河多、小路多、无人占用的地也多,于是各种野花野草到处都是,这些小动物、植物很普遍,那时的孩子比较“野”,大人忙于做农活,孩子们便各处“疯”,这些词经常被他们说。但是现在国家建设新农村,一些荷塘被土填埋了,田埂上的树被砍了,草被锄了,修上了水泥路、水泥渠,无用的地被种上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人们的日子红火了,那些“黄啷子”、“小乌子”消失了。由于现在管教孩子很严,家家看得很紧,再加上电子产品、大众传媒、文化教育的影响,他们将这些词说成了普通话,现在的小孩子听到这些词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年长的人虽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由于不经常看到,便逐渐不说了。
6.馄饨:猫耳荡;油条:油鬼。老、中、青三个层次的人都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但是却很少有人再说了。馄饨的形状很像猫的耳朵,不知是谁开始说的,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猫耳荡”,“油鬼”同样如此被传下来,村中孩子上学说的是普通话、外出打工人员在外说的也是普通话、家中电视说的是普通话,全是“馄饨”和“油条”,逐渐地小孩子就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而年长的人受普通话的影响,也不在说了。
四 淮阴区方俗词语变化原因分析
淮阴区方俗词语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越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使用的频率就会越高,不仅如此,这些词未来的走势也会越好。比如“把”、“滑”、“潽”、“叨”等词。反之,则会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消失。比如“杠”(用土增高地面。例句:~屋基)。
2.与人们的饮食传统有关。比如“糠”、“咔”(油脂变质有异味。例句:猪油~了,不能吃了)、“码” (用盐略腌一腌。例句:这种菜用盐~一下好吃)。如果人们的饮食传统不变,这些词就有可能较长时间被使用,但是如果人们饮食传统改变了,这些词也许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比如“靠”(营养不足。他觉得心里~得慌,想吃肉)。
3.与旧社会的风俗有关。比如“爷”、“大妈”、“大娘”、“姑爷”、“先生”。“爷”派生出“灶老爷”,普通话中祖父叫“爷爷”,所以这个词会被长期使用,但是意思却南辕北辙,在方言中是指“伯父”、“叔叔”。现在使用频率很高,在未来的时间里依然会高频使用;后面几个词的使用频率在未来会依然很高。
4.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关。比如烧水用的电器叫“茶料子”,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以前没有,等这种电器普及以后,这个词会被长时间使用。再比如“揞”,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词几乎不用了,以后可能会消失。
5.与国家各种政策有关。比如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老巴子”被人们逐渐淡忘,甚至可能会逐渐消失;再比如国家建设新农村政策有关,“黄啷子”、“小乌子”已经消失。当然这也受电子产品、大众传媒、文化教育等的影响。
6.与普通话的普及有关。比如“猫耳荡”、“油鬼”、“辣嗔”等,人们已经很少用这些词,它们可能会在未来消失。
当然以上的原因并不是独立地去影响这些方俗词语,而是互相混合影响的。笔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贯穿其中,对淮阴区方俗词语的变化及未来走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在范围很小的方言点调查,不足之处,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603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