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6240字
摘 要
:从文学源远发展延续的创作过程中,女性看作是男人的从属和依附,作品对女性刻画的角度往往集中在女性的柔弱与顺从。随着社会的发展,元杂剧应运而生,关汉卿在元代戏剧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生创作六十余种戏剧,在其戏剧的创作中一反传统文学的角度极力赞扬敢于向命运和社会反抗,智勇双全的女性。其笔下的女性有个性,有想法,有自我的追求与自我实现。关汉卿的戏剧创作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从关汉卿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其创作题材的成因、戏剧创作中的民主意识与人道主义、女性意识及民俗性语言等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关汉卿、女性意识、元杂剧、《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
Abstract:For the literature source developmentin the creative process,subordinate and dependent women as men,works tend to focus on the angle of women depict women`s vulnerability and submiss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Yuan drama arise at the historic moment,Hanqing Guanhas an important in the Yuan dynasty drama creation ,he create more than 60 kings of drama,in his drama cre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literate touted dared to the fate and social resistance,bose wise women.The women`s character,ideas,have self pursuit and self-realization.Hangqing Guan drama creation as 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literate a part.The paper try to Hanqing Guan female image analysis and subject matter reason,drama creation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and humanitarian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folk language and so on discuss.
Key words:Hanqing Guan , female consciousness , Yuan drama ,lt;Dou e grievancesgt;,lt;Save dustgt;,lt;Butterfly dreamgt;
妇女的社会问题始终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的等级性、阶级性使得女性的地位始终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贯穿女性的一生都是处于服从的意识。女性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处于被奚落、歧视和冷遇的地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将女性与小人并列等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虽然早有对女性人格与自由约束的约定,但这些约定只是人言约束而没有实在的针对性。直到东汉伊始,东汉的女史学家班昭的《女诫》才将这些分散的,不集中的约定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和集中化。《女诫》宣扬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⑴这种对女性的界定,约束女性的婚姻自由,女性对于配偶无任何实际选择的权利。程朱理学的创始者程颐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可知贞洁对女性的重要性,因此才有《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结局的悲剧性。元代生活的女性虽相对自由但法令条文对女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元代生活的女性受国家政策和统治阶级制度的影响相比较其他时期的女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她们敢于追求爱情和婚姻上的自主,敢于博取人格上的平等,民主,具有一定的觉醒意识。
唐代的诗歌,宋元散曲,传词都以咏诵女性的容貌为任,将女性的美貌,体态描摹的栩栩如生,沉醉在其犬马声色中,极尽笔致挖掘女性的外在美,鲜有对女性精神的描写和以笔代言女性内心的追求,难于挖掘女性的精神层面,因此读者对女性的执着往往在于其倾国倾城的美貌。在帝王创业中倾城美人往往是被看作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尤物,如“妹喜亡夏,妲己亡商,褒姒亡周,西施亡吴,飞燕亡汉,杨贵妃亡唐”(2)。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唐皇沉醉美色,荒废朝政。而对于烟花柳巷风尘妓女更是被唾弃被贬低,妓女往往作为巴结权贵和供男人发泄私欲的对象。。
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受儒学的影响而根深蒂固,然而金末元初戏剧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颠覆传统的女性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结合,是关汉卿戏曲作品结构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3)p58 关汉卿对女性地位的倾注和对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其丰富的创作中便可知晓,不仅其旦本戏着重于对女性的意识的觉醒和反抗斗争,其“末本戏”中女性也是具足轻重的地位,如末本剧《玉静台》中的刘倩英与学士温峤的爱恨纠葛也可体现关汉卿对女性的尊重。关汉卿将女性形象作为创作主体“塑造出一系列普通人民特别是受压迫妇女的悲剧形象”(4)p104成为关氏创作的悲剧源泉。
关汉卿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并不只是局限于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和悲悯,而在于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后反抗的斗争。他对笔下女性遭遇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解剖,以女性的形象代偿的方式抨击腐朽的封建社会和官官相护,仕人难进的现实。
- 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是其创作风格的主要成因
优秀的作品往往是作者思想的升华与个性的展现,是社会意识形态最直接,最深刻,最真实的反应。关汉卿创作量的丰富也与其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元代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民族欺压的政策,汉族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等级观念严重。元代统治者以明令法文的形式将其赋予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特权固定下来,将人分为尊贵轻贱,金字塔的形式呈现国民的社会地位。蒙古的统治者与汉族地主权豪势要朋比为奸,相互勾结,元朝百姓饱受民族压迫和权豪势要侵略剥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双重苦难中。皇权贵族横行霸道,官绅势要肆无忌惮。政治的黑暗,元代社会孕育着一批地痞无赖,造成元代社会的极不安定。蒙古人在朝廷中官居显要,与地方豪绅勾结压榨欺辱百姓。法律制度上的掠夺性、残酷性形成上层权贵的荒淫无道,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致使元代的冤狱在历史上的数量是登峰造极的。光是大德七年(1303)一年中发现的冤狱就有5176件,没有发现的就是更不计其数。(3)p22面对着官势豪要的横行霸道的残酷现实,作为现实主义的戏剧家关汉卿不能视如不见,他决心要唤醒百姓的麻木意识,使其奋起反抗,与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作斗争。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给与最深切的关怀,以其锋利的笔触抨击黑暗的社会政治,有力的指控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官吏。他通过社会底层妇女的反抗发出自己的声音,以窦娥的冤屈为脚本反应元代的冤案,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对不分青红皂白代表正义的天地进行严厉的批判和嘲讽。关汉卿对权贵的批判实则上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统治的批判,窦娥作为普通的社会妇女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三折 滚绣球】(3)p101的强烈控诉与抗议,窦娥的满腔怒火喷薄而出向代表封建社会统治的天地发出控诉,这一控诉喊出元代千千万万备受压迫者心底的呼声,也是关汉卿对传统封建秩序的大胆批判与否定,他敢于以窦娥的角度发出对社会常态的挑战,因此说他不只是现实主义戏剧家更是民族的戏剧家。
隋朝兴起的科举制度曾一度被废停旷达八十年之久,只在1207年举行过一次,作为进身之阶的科举考试的废停,文人的前途暗淡,加上元代统治阶级的黑暗,文人失去优越的社会地位,他们具有个体独立的社会意识,摆脱对政权的依附,他们作为社会中普通成员而存在,将仕途失利,无缘为官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悲愤发泄在其纸笔下。他们或饮酒作乐,以诗为快,或隐居不仕,或是游走于烟花柳巷,体察民生百态,他们自傲于事不肯也不愿与黑暗腐朽的社会同流合污,以自身的清高作为对社会的最后的反抗,而性格孤高冷傲的关汉卿则选择当时所为人耻的戏曲创作并沉醉其中。关汉卿在lt;南吕·一枝花·不伏老gt;【梁州第七】用戏谑语言自称“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5)p27关汉卿纵身于勾栏瓦肆,出入于青楼市井,与志同道合的民间艺人歌妓合作编写并同台演出剧本,并与她们结下深厚友谊。这为关汉卿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元代是文学与艺术结合的鼎盛时代,文人与艺人的结合推进戏剧的发展,关汉卿长期生活的地区戏曲活动频繁,这对其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关汉卿对勾栏伎艺的熟悉,使他渐渐热衷于戏曲社班的创作活动,促进其与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联系,因此关汉卿熟悉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疾苦,同情他们的遭遇,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与以往的文人有所不同,关氏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情趣也有官府庙堂转向市井百姓,在元代文人中,关汉卿对待文学,社会与求仕的态度是独特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他站在自我审视的角度,进行自我反省、他深入挖掘百姓的生活,尤其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的命运,他所写作的女性并不是观念上的理论人物,而是真实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性的代表。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幼时丧母,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将她与蔡婆婆做媳妇,长成时夫亡,悲剧性的命运一波三折,后又遇泼皮张驴儿,最后在地痞无赖和严刑酷吏的威逼下,命断九泉,窦娥将孝道与贞烈恪守到最后,而与其同样孀居的学士夫人谭记儿命运却与其截然不同,虽同样守寡三年,但在三纲五常面前谭记儿并没有像窦娥一样,不敢越雷池一步。她渴望爱情,并最终与白士中喜结姻缘,同样的命运却是不同的悲剧,而二者的主题和批判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将在下文具体阐述。
性格使然,所以关汉卿才有如此丰富的作品,他坦荡直率,他直言不羁,在其自传性的作品《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中他大胆的向封建社会的恶势力发出挑战,他毫无愧疚之色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慢腾腾千层锦套头”。(5)p28关汉卿不惧权贵,以自身价值尊严向传统的文人学士的妄自尊大与自命清高的陈腐习气发出挑战,关汉卿的大胆直率是其对封建社会的挑衅。他傲视权贵,虽从不忌讳“浪子班头”“郎君领袖”但在泼辣俏皮玩世不恭的态度下却是其极度认真的思考,其性格中的叛逆与嬉笑怒骂正是对传统社会的反抗,他主张贵在适意,却在创作中始终与社会底层的人们站在一条线上,他不是沉醉犬马声色的花花太岁,他是心系社会与苦难的救世主,他将凌厉的笔锋转向《窦娥冤》中的官官相护和泼皮无赖,《调风月》中的多情千户、《救风尘》的浪荡子弟周舍,他歌颂窦娥的感天动地,他赞美赵盼儿的机智勇敢,他钦佩燕燕的泼辣大胆。他不随波逐流也不趋炎附势,他不愿认同传统文人雅士的儒士态度,他不恪守传统的社会规范,不以封建社会的纲常约束自己,衡量自我,传统的封建社会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权益,而他以个体为角度,他同元代统治者在追求实力主义上达到一致,注重人的现实感受。
关汉卿与社会中从事戏曲社班活动的人接触频繁。lt;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gt;“你个守户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里奇擎着耐心儿卷”。(5)p25他与当时的艺妓朱帘秀联系紧密,从关氏的散曲中便可看出其对技压群芳,能歌善舞的艺妓朱帘秀的仰慕,和对朱帘秀下嫁守户先生的悲悯同情。关汉卿不仅熟悉艺妓,而且和同时代的剧作家杨显之、王和卿交往甚欢,其人生遭遇社会经历和活动圈也为其写作奠定坚定的基础,他笔下智勇双全,聪慧机警的女性素材就是从其交际中的女性身上所提取的光辉形象,关汉卿一视同仁把她们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独特审视角度,将妇女的追求与内心展现在读者眼前。关汉卿将自己与烟花柳巷中的艺妓比作自家姐妹,将戏曲栏艺比作我家生活。他用其极为诙谐幽默的笔调宣告自己永远和社会底层的百姓,被歧视排斥的底层妇女一道。他对封建豪强无所畏惧,他对暴力横敛直击痛处,社会底层妇女是他创作的原型。
- 杂剧中女性意识及其人道主义的光辉
关汉卿作品中光辉的女性形象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和统治阶级采取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压迫种族歧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桀骜不驯的性格息息相关,关汉卿在女性题材的创作上有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他大声疾呼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为自由,平等而反抗斗争。关汉卿戏剧作品中的女性是元代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元代妇女生活备受压迫与歧视的缩影,他在戏剧中为女性的反抗与斗争指出明确的方向。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上关汉卿可以说是领军人物,其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上,上传承《诗经》下启曹雪芹的《红楼梦》,(6)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生长环境和个性性格各有不同,她们敢于为自己的正当权利作斗争,敢于争取,是正义的化身,关汉卿直面世俗,作为现实主义戏剧家他关心社会,尤其关心社会底层的女性,他书写她们的尊严与价值,他颠覆传统文人的自命清高,将女性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而在文学中展现,关汉卿戏剧中女性刻画是成功的,女性的反抗也是胜利的。在男权的社会环境中他大胆的向传统发出挑衅,塑造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有坚强刚毅,含冤赴死的年轻寡妇窦娥,有机智勇敢,侠肝义胆的风尘妓女赵盼儿,有八面玲珑,智胜恶霸的谭记儿,有感天动地,舍己为人的年迈妇人王婆婆。关汉卿笔下的女性每每都有为社会认可,为观众接纳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她们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不嫌贫爱富。尚书千金王瑞兰在战乱中与母亲分散,认识秀才蒋世隆,作为富家千金,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与蒋世隆同甘共苦,却乐在其中。在元代社会背景下文人社会地位低下,而王瑞兰却始终对蒋世隆一心一意,并在父亲将其分开后宁做寡妇也不再嫁。形形色色的女性在这位博学能文,以传递社会健康的价值观为己任的戏剧家笔下跃然纸上,她们为爱情,为家人,为自由平等和民主决心反抗。元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在政治环境污染下和传统制度约束下,其生活处境艰难,备受摧残。而“浪子班头”的关汉卿将底层妇女作为素材展开对社会的鞭挞和批判。下面从典型环境中的女性典型代表进行论述,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涉及社会各个层面。
- 惊天地,泣鬼神,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戏剧创作中的代表作,窦娥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使窦娥成为一切冤假错案的代名词,窦娥的形象也深入人心,现在品读《窦娥冤》仍会深觉“字字血,句句泪,满篇为冤”。(7)p16其感天动地的冤屈影响一代代观众,也广为民间艺术戏曲纳入精髓,在各个地区以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上演。
在《感天动地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中家喻户晓的“东海孝妇”的故事。窦娥感天动地冤屈之深,让代代观众为之动容。窦娥的冤屈虽是个体性的,但是元代整个社会的缩影。《感天动地窦娥冤》的诞生,也是我国戏剧创作中“团圆式”戏剧的典型代表。关汉卿以窦娥为切入点展现元代的冤案和泼皮无赖的蛮横。窦娥的一生命运坎坷,幼时丧母,其父窦天章将其七岁时予与蔡婆婆做童养媳,十七岁时与丈夫成婚,两年后夫主亡化,与婆婆二人仗靠家中颇有资材,相依为命。窦娥善良,单纯同时也刚毅勇敢。将婆婆视为亲母相待。窦娥在戏剧中顺从与反抗的双重性格在第二折中充分体现。婆婆向庸医赛卢医讨债不成险些被赛卢医谋财害命,以此抵赖,幸遇张驴儿父子路过搭救,是其幸也是其不幸的开始。张驴儿父子得知蔡婆婆家有一老一少想娶个亲来,霸女欺财。蔡婆婆胆小怕事,引狼入室,将张驴儿父子带回家中。而窦娥性格的对立面也是在其与张驴儿的矛盾冲突中体现出来的,蔡婆婆身体不适想喝羊汤,而张驴儿想借此机会毒死蔡婆婆,强占窦娥,不想阴差阳错竟害死亲父。张驴儿无耻将罪恶移驾在窦娥身上,想和窦娥“私休”让窦娥顺从的嫁给他,窦娥从小出身在书香世家,受着父亲窦天章的熏陶,恪守三从四德,不敢越雷池一步,定然不会依从张驴儿无耻要求,窦娥此时仍坚信明如镜清如水的官府衙门,面对张驴儿的步步紧逼,窦娥毫不屈从,无一丝畏色“情愿与你见官来”,却不料想到在衙门上被打的一道血,一层皮,饱受酷刑的折磨,三番五次的昏死过去,但她仍自证清白,誓死不招。但最后为使年迈的婆婆免受酷刑,她含冤招人,宁做个屈死鬼,也不愿向泼皮无赖和昏聩愚蠢的,视人命为下贱的虫蚁桃杌太守低头,窦娥在与桃杌太守和张驴儿针锋相对的过程中将戏剧的发展推向高潮,窦娥坚强刚毅的性格和反抗的意识也是在与贪财吸金的太守桃杌和流氓无赖的张驴儿斗争中得到升华的。虽备受凌辱但她仍不愿向悲剧性的命运低头,临行前她发下三桩誓愿“不要半星热血红尘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着这楚州亢旱三年”。(8)p23窦娥的三桩誓愿死后一一实现,也证明冤屈的事实。关汉卿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含冤而死的窦娥冤屈得以昭示,显然六月飞雪,血逆流而上飞向白练是不现实的,而具有人文情怀的关汉卿就是借此以满足饱受酷吏折磨和泼皮无赖霸占的底层百姓得到心理上的慰藉,窦娥的冤屈在父亲窦天章来到淮南地面,其鬼魂将冤屈诉与父亲才重获清白,将恶霸、官吏绳之以法。
矛盾冲突贯穿《窦娥冤》全剧,第一折中窦娥与婆婆的冲突,第二、三折中是窦娥与张驴儿和桃杌太守的冲突,第四折是窦娥与父亲窦天章的纠葛。矛盾冲突是《窦娥冤》的主线。而加爵矛盾冲突的途径是通过人伦道理和坚强意志实现的。窦娥坚强不屈反叛的意志是在与桃杌太守和张驴儿据理力争中得到升华,窦娥不畏强权的凛然正气感染一代代观众。窦娥人物性格中的典型意义和历史含蕴,却在元代的现实社会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和着人思考的价值,窦娥面对官吏压迫,泼皮欺诈仍不屈不挠的斗争姿态,屹立在戏剧发展中的人物画廊。
- 风月术,救义妹,情义两全《救风尘》
关汉卿戏剧中的窦娥是孝妇贞洁的典型代表,而《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更是侠骨柔肠,美丽机智的典型。封建夫权专制的影响繁衍着罪恶的卖淫制度,而妓女作为新生阶层的崛起也颇受关注。元代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推动卖淫制度的发展,当时元都的娼妓就有两万之余,她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她们饱受争议,一方面在社会处于最底层备受社会的非论,一方面又栖身官府,被唤官身,受着官府的威迫和约束,身不由己,一方面又要强颜欢笑迎接嫖客受尽嫖客的非人对待,最后一方面还要受老鸨的盘剥和压榨。各方的压力与凌辱给妓女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她们命运不受自己的摆布,被老鸨看作摇钱树,被官府作为作为巴结权贵的工具,被嫖客作为发泄性欲的玩物。
传统的妓女往往是被摈斥的,关汉卿在与娼妓的广泛接触中清楚妓女的喜怒哀乐,以其凌厉之笔写下妓女的嬉笑怒骂。关汉卿以青楼女性为典型的旦本戏有三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塑造三位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青楼女性,使青楼女性第一次以正义勇敢地姿态走进戏剧舞台。关汉卿通过《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唤醒现实中的娼妓,使她们学会捍卫自己,保护自身的尊严不再受践踏。《救风尘》中年轻幼稚,不谙世事,看不透人情冷暖的妓女宋引章“害怕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出了一包脓”一心想从良出嫁。(9)p82被花言巧语的纨绔子弟周舍迷惑,执意要嫁给周舍,赵盼儿深知“做丈夫的做不的子弟,做子弟的做不得丈夫”的现实,她清醒的认识到妓女的处境,也明白再嫁的难处,怕姐妹宋引章被爱贪便宜,淫荡成性的周舍欺骗,她苦口婆心真挚相劝希望唤醒虚荣心极强的宋引章,而宋引章不知悔改,执迷不悟,招着周舍的道,赵盼儿只得“准备着搭救你一块望夫石”。赵盼儿沉着老练,机智冷静,她洞察世事,明白风月场的规矩,也猜想到宋引章婚后的生活定是百般不易,果不其然,周舍娶进宋引章后,进门就是五十杀威棒,打的宋引章皮开肉绽,日后更是朝打暮骂,拳脚相加,宋引章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这时她才悔恨没有听姐姐的劝告,抛弃深爱自己,忠实敦厚的安秀才而嫁给生性顽劣,行径卑鄙的周舍,饱受折磨与欺辱后她不得不求助于曾要断绝关系的姐妹,赵盼儿收到宋引章的信后,又气又恼,但她仍深明大义,不能弃姐妹的生死不顾。她没钱没势,只的以风月手段对付喜新厌旧的周舍。赵盼儿不惜用自己的美色诱惑周舍,并让周舍休书一封给宋引章。机智、冷静的宋引章千方百计骗取周舍的信任,使得恶棍周舍最后中落得个“尖担两头脱”的结局,戏剧的结局宋引章安心嫁给忠厚安分的安秀才,虽然结局赵盼儿的命运地位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但被搭救的宋引章叶酸落得一处好归宿,这也可以说是喜剧式的结局,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看到生存的希望,《救风尘》的创作犹如一丝光芒照进妓女的现实生活,为妓女的翻身和自主指出明朗的路标,使妓女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关汉卿悲悯同情妓女,在结局上都会竭尽所能给她们安排如意的归宿。
《救风尘》是关汉卿的一部杰出喜剧,观众在结局的笑声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仔细回味《救风尘》中血中含泪,宋引章被象征夫权的一纸休书所约束,赵盼儿虽获得暂时性的胜利却依旧没有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然而关汉卿在戏剧的结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团圆式合理性的和理想化的结构结局。关汉卿对妓女生活的真实展现,既是对妓女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其平等地位的呼吁,关汉卿极力讴歌妓女们为争取尊严和人格所做的努力与付出,他给予她们价值上的肯定与褒奖。,赞美她们为人为己勇于付出,乐于奉献的英豪精神,展现人世间的美与爱。为妓女龌龊不堪的生活添抹绚烂多彩的一笔,同时也有利的抨击元朝的娼妓制度对妓女生活的压迫,唤醒社会中的人文关怀。
“中国的古典悲剧常以大团圆的结尾,使观众的审美心理过程有一个安慰性的归结,这是戏剧家对观众意愿的一种满足。”(10)p371关汉卿出于对妓女生活的同情,对底层生活人民的怜悯和观众意愿的驱使,他有意化悲为喜,因此戏剧《救风尘》中的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充满喜剧性冲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
- 明事理,晓大义,动容万物《蝴蝶梦》
关汉卿戏剧中的妇女形象从悲天动地、沉郁豪迈逐渐在戏剧的转折中转化成智勇双全,深明大义,理智果敢的社会妇女。她们不在受道德人伦思想的约束,不再被官府势要压榨。她们以激烈的言语作斗争。《蝴蝶梦》中的王婆婆就位列其中,面对葛皇亲庞大的势力他毫不退缩,据理力争,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战斗精神感动着明镜高悬的青天大人。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葛皇亲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仗势欺人,横行霸市,无恶不作,视人命如瓦缕。在市街上无缘无故打死憨厚耿直的王老汉,还专横跋扈的扬言到“我也不怕,只当房檐上揭片瓦似的,随你哪里告来”,人命关天,他却如此放肆、专横,视法典如不存。凶狠残忍,将人活活打死,却如同揭房檐上的一片瓦。对于贫下中农面对这样的变故,王婆婆没有终日以泪洗面,而是振作起来决心为丈夫复仇,当葛皇亲打死丈夫扬长而去后,王婆婆在路上说道“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死人也吃官司”。王婆婆的反抗体现出普通民众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这一先进的思想意识对当下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当三个儿子为父亲报仇打死葛皇亲后,王婆婆鼓励并安慰三个儿子“为亲爷雪恨当如是,便当刑死,赴阴司,也得个孝顺名儿”。在生死攸关的关头,王婆婆保持着理智和清醒。当官府将兄弟三人拿去审问,兄弟三人争相承认是自己亲手打死葛彪,互不相让,兄弟间的情义感天动地。杀人偿命是理所应当的,在必须选择的前提下,王婆婆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面是前房的遗骨,一面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二者间的权衡使得王婆婆处于两难处境。理智与亲情间发生剧烈的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王婆婆的理智战胜情感,她决心保全前房的遗骨,而让自己的亲身骨肉去赴刑。在王婆婆的肺腑言语中,一颗做母亲难熬的心可鉴明月。在传统社会思想意识下王婆婆没有被狭隘的一己私利所束缚,而成就人间大爱,其舍己为人,宽博为怀的心胸动容天地,幸得的是包公秉公办案,在苍蝇的暗示下,明晓王氏兄弟的冤屈,偷梁换柱,将盗马贼顶替王氏兄弟,最后以喜剧结局。
王婆婆在豪强势要葛皇亲的面前毫不畏惧,严厉斥责,她一句“使不着你皇亲国戚”喊出元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千千万万压迫者的心声,关汉卿有意将真实发生在社会底层人们身上的压迫表现出来。斯图厄特曾说“悲剧就是用象征表达人们心头上压抑着的愿望和冲突,它供给人们巨大的发泄”(11)p168关汉卿借以王婆婆的角度,抨击依仗权势,作恶多端的贵族皇亲,发泄人们心中的不满。同时对手无寸铁,处境卑弱的妇女给予精神上的鼓励,鼓励社会底层的妇女做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巨人,要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关汉卿将一个性格丰富,个性要强的慈母形象呈献给观众。
关汉卿笔下女性形象徐徐生辉,她们出身和地位各不相同,有出身卑微的婢女燕燕,有沦落风尘的妓女赵盼儿,有家境贫寒,命运坎坷书香之家出身的窦娥,有将门门之女王瑞兰,有安守本分的农村妇女王婆婆。在同一剧中女性的性格也是相对立的,如《救风尘》中赵盼儿世事洞明,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而宋引章爱慕虚荣,胆小怕事,天真单纯,不谙世事。同一生活经历的妇女境遇也是不相同的,谭记儿和窦娥都是年轻守寡,三年后遇到人生的转折,而同样身为同一时期的年轻寡妇她们对贞洁的守持态度也不尽相同,谭记儿勇敢地追求爱情,而窦娥却为贞洁付出年轻的生命。关汉卿戏剧中的每个女性都有着不可混淆的个性。她们向封建父权、夫权和政权的社会发出挑战。她们温和,淳朴,重情重义,她们不讲门当户对,不求显赫富贵,关汉卿重视女性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他重视女性生存的欲望,自由平等的意愿,他对于女性正当合理的要求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备受欺凌,任人摆布的女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肯定婢女燕燕为婚姻而从中作祟千户与莺莺的婚事,大闹婚礼,最终博得妾主的地位,他欣赏尚书千金王瑞兰冲破家族牢笼父权约束,对重利轻义王尚书的蔑视,敢于追逐爱情的勇气,他对夫人亦是舍得笔墨,他为温峤夫人“撕那老脸皮”的气魄而竖起标杆,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成为底层女性追求自由的楷模。他将一切丑的事物暴露给人看,对人性的泯灭,罪恶深渊的娼妓制度和妇女的歧视给予无情的鞭挞,关汉卿在对女性的创作中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辉和人道主义的关怀,他是人民的戏剧家。
- 关汉卿女性主流戏剧中的男权意识局限
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始终受到学者,研究者,观众的一系列赞誉,关汉卿女性意识的独特性,留给观众和读者深刻的印象。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根据个人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每位读者对同一部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与审视,一部再优秀的作品都会褒贬不一,一部再伟大的作品都会有其局限性。关汉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反面的角度揣测,站在男权主义的立场,可以看出关汉卿作品中的局限性。作品中女性抗争的最终胜利往往是借助于男性来实现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实质被男权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无一不是容貌出众,才华横溢,指如春葱,齿如编贝的年轻女性或是像王婆婆一样舍己为人,理智果敢的社会妇女。她们的个性修养都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期待,她们的内外兼修即是男权社会对妇女的期望。
《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窦娥,面对豪强据理力争,面对贪官严厉呵斥,她临死前发下三桩誓愿,三桩誓愿,桩桩灵验,然而她借助唯心论的神学观所发下的三桩誓愿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三桩誓愿的实现只能证明其自身的清白无辜,并不能真正的本质上促进桃杌太守,泼皮张驴儿的觉醒,自身也没有从中得到解放,相反第三桩誓愿不但没有救黎民于水火,反而使楚州生活的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而窦娥作为年轻妇女,在夫主亡化后尽孝守节也符合传统社会对寡妇的要求。
此外,窦娥斗争最后的胜利并不是自主的胜利,而是通过父亲窦天章担任参知政事,微访淮南地区,才使窦娥的冤屈得以昭雪,因此窦娥最终的胜利也是间接地通过男性实现的。
《救风尘》是关汉卿戏剧中的杰出代表作,从《救风尘》中可以看到元代娼妓的真实生活,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也有其自身的矛盾性,一方面关汉卿抨击元代的娼妓制度对人性的侵蚀,对妓女的压迫,另一方面又肯定赵盼儿以风月手段搭救妹妹宋引章的行为。赵盼儿机智勇敢,但其最终的结局也没有摆脱妓女的地位,仍然在风月场中生活。而且其最后的胜利也是借助清明的官吏的公正严明才得以实现自身的理想,倘若没有公正的法纪,结局就可能朝着另一相反的方向发展。
《拜月亭》中的王瑞兰。身为尚书之女,知书达理,恪守礼教,在兵荒马乱中与书生蒋世隆相识并结为夫妻,然而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被世俗社会所承认的,所以在戏剧的结局关汉卿不得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给观众一个心理上期待的结局。而这种结局的偶然性和超现实性却只能在文学中被承认。王瑞兰在心理上三番五次的反抗,但最后依然是顺从父亲答应招亲,选婿。王瑞兰是幸运的,蒋世隆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被王瑞兰的父亲招赘,虽然中间经历曲折波澜,但最后夫妻二人还是得以团聚,结局皆大欢喜。最后两人的婚姻还是要明媒正娶,父母答应,媒人说聘,才是被社会认可的婚姻,才是在法律上具有社会效应的。
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都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如《蝴蝶梦》中的王婆婆,舍己为人,心甘情愿为前房保全遗骨而牺牲自己的骨肉。《窦娥冤》中的窦娥,宁愿自己赴死也不愿让婆婆遭受酷刑。《救风尘》中的赵盼儿不顾自身安危搭救姐妹宋引章。末本戏《鲁斋郎》中,当李夫人面对丈夫的职位受到威胁时,不得不把她送当做物品送给鲁斋郎时,她最先考虑的她离开以后,丈夫的官职能不能继续担任,双双儿女将由谁来照顾,她以家庭为中心,考虑周到,但她并没有为自身的生活做任何打算,而只是听天由命,任人摆布,我命由怜的可怜虫。
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都是不平凡的,她们聪明美丽,落落大方,玲珑剔透,然而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美好期望,她们抗争的胜利也是直接或者间接受男性的帮助。关汉卿戏剧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有其主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方面关汉卿是金末元初的儒士,受传统儒学影响颇深,且金末时期是朝廷的太医院尹,思想上有着相对的保守性和传统性。另一方面关汉卿与社会女流接触密切,熟悉女流的生活,从女性生活作出发点,虽然起到一定的思想启迪作用,但男性生理和心理上的局限,看事物方式喜欢看事物的轮廓,而不注重细节而女性的情感往往是细腻的。因此关汉卿对女性的视角应是从社会环境对女性最基本的要求出发,然而自身民主意识的萌发又使其关爱女性的生活,强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女性。
客观方面是社会现实状态的影响,在现实的传统封建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制是全面的压制,女性在政治经济方面没有参与的权利,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美貌和人格是衡量女性的标准,她们的内在和外在的美也是在男权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下具有局限的美,她们的反抗也是程度性的反抗,不会触及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关汉卿对女性的塑造符合社会的审美追求和道德需要。
- 关汉卿戏剧创作中的语言艺术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留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12)p278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论述作者的主观感知和生活体验对自身创作的影响。关汉卿凭借自身对社会底层生活的熟悉,从真实生活出发,以自身的主观感知和生活体验为素材进行戏剧创作,从角色的内心出发,以笔代言。将角色的心声点聚成人物的言语,言为心声。戏剧创作的特殊艺术形式对语言提出较高的要求,语言风格是通俗易懂还是典雅端庄在文学评论界始终是争议的话题。戏剧的表演性强,戏剧是视觉、听觉的集中表演,因此戏剧的语言在戏剧的表演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戏剧的表演不仅要让人从中猎取感受经验,也要使观众在听觉上具有一定的美的享受,然而戏剧的语言美并不是文采奕奕,因为戏剧产生于民间故事,戏剧中的故事往往是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民间传奇,由戏剧家进行艺术上,表演上,语言上的加工。加上戏剧的说唱形式的特殊性,因此戏剧的语言风格一定要浅显易懂。戏剧所面对的社会群体也有所不同,戏剧面对的是广大的市民观众,因此戏剧语言风格要通俗,明朗。关汉卿作为人民的艺术家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关汉卿语言最突出最典型的特色是通俗晓畅,在元曲四家中,关汉卿不仅位居榜首,而且其语言特色也是一枝独秀。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关汉卿的语言“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13)p128关汉卿语言简单易懂,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不仅体现在描写婚恋爱情的题材上,在对英雄明君题材上也有体现。关汉卿作为“躬践排场”的戏曲艺术家,角色语言是关汉卿语言的显著特点,关汉卿的语言创作取材于民间俗语,俚语,广泛的运用民间口语,在对民间语言进行加工的关汉卿可谓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语言简短,却极尽所能的体现人物的性格。
关汉卿将民间语言艺术与戏曲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戏曲作品,娱乐市民的生活,扩宽人们的视野,反映社会现实。关汉卿在语言角色的创作上,对于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语言,在对角色塑造的同时关汉卿将情与景结合,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性格。根据出身的不同,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的不同,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述的方法。譬如同样身为年轻女性在表达对爱情的渴望是却各有不同,她们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作为白士中的夫人谭记儿仪态大方,端庄贤淑,在表达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孀居生活的无奈时,谭记儿含蓄内敛。
“我则为锦帐春阑,绣衾香散深闺晚,粉谢脂残,到的这、日暮愁无限”【第一折,仙吕点绛唇】
“我为甚一声长叹,玉容寂寞泪阑干?则这花枝里外,竹影中间,气吁的片片飞花纷似雨,泪洒的珊珊翠竹染成斑。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朝云暮雨,那个肯凤只鸾单?这愁烦恰便似海来深,可兀的无边岸!怎守得三贞九烈,敢早着了钻懒帮闲。”【第一折,混江龙】(3)p61
这一段的内心独白,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学识是说不出的,字字珠玑,力透心血,句句说出寡妇孀居凄苦,对爱情的向往与憧憬,语句中富有诗词文汇,语句玲珑剔透,清新自然,每一句每一词都是角色身份的表达,这样富有诗意的语句只有学士夫人才说得出。
而作为《金线池》中的杜瑞娘,她自出生都是生长在妓院,受教育程度低,言语中无不透露出浅俗直白,虽和学士夫人一样想要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但在其语言中却能窥见杜瑞娘泼辣的性格。在向母亲哭诉想嫁给韩辅臣时所言语的内容就是民间通俗的语言,话语中口语化的倾向严重。
告辞了鸣珂巷,待嫁那韩辅臣。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炉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不把顽石运。
卜儿(杜瑞娘亲母)云:你要嫁韩辅臣这穷秀才,我偏不许你!
(正旦唱)怎将咱这好姻缘生折做断头香,休想道泼烟花再打入迷魂阵”lt;第一折,寄生 草gt;(3)p61-62
这样的语言只有杜瑞娘的这种出身才会唾口而出,语言的运用不仅是人物内心的表达,更是人物身份的彰显,同是青年女性感叹自己的出身和遭遇,两者却因为教养,文化素质的不同,形成自身代表个人身份的不同语言。
在对民间俗语的娴熟运用上,关汉卿更胜一筹,无论是反应妇女生活婚姻的旦本戏还是歌颂英雄豪情的末本戏,均取材于民间谚语,口语。《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时对婆婆的一番话,语言真实感人,虽有难言的冤屈却无半点晦涩难懂。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3)p102
窦娥的话纯真质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段宾白,有助于更加准确表达出人物的身份,这样易懂的语言也只有窦娥这种民间年轻寡妇才说得出。关氏在人物语言的塑造上,运用多种角度,将人物的语言丰富化,使人物的语言生动形象,使语言更贴近生活的原貌,使创作更贴近人民群众,使戏曲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精炼的语言十分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对地痞无赖和反面人物戏谑的语言,更能表现出其贪婪无耻,卑鄙丑恶的一面。
关汉卿是一颗颠扑不破、锤锻不烂的“铜豌豆”(14)p190,关汉卿在与社会底层的市民和烟花柳巷的妓女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她们淳朴的美好品质,并热情讴歌。关汉卿在对女性命运同情的同时更是以作品中的人物为女性提供反抗的素材,呼吁女性为自主的婚姻和人身的自由反抗,为平等的社会地位反抗。关汉卿赞扬戏剧中女性的刚性美,她们不畏强权政治,不畏地痞豪绅,为朋友肝胆相照,为亲人出生赴死,她们勇于奉献,敢于牺牲,以个人微薄的力量展现出人间的正义。关汉卿的目光未曾离开过都市的生活,他不惜笔墨描绘底层妇女的生活,他思考的民间的人生哲学,描写的是青年男女婚恋爱情,他填补文学创作的空白,关汉卿性格所包含的人道主义、民主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志,都在其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以自己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写底层社会的妓女或年轻寡妇,对真实的生活进行有意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的思考。
作品中的女性作品实际上是关汉卿生活理想的折射,关汉卿将现实生活中文人的不幸转嫁到关汉卿女性作品中的男性身上,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委任在蒋世隆和窦天章身上,他一方面感叹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另一方面又通过女性作品中男性在功名上的胜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政治需求,关汉卿虽不愿出仕,内心向往归隐的生活,实际上是饱受压迫而作出最无力的反抗,关汉卿的内心更渴望社会清明。他心目中有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向往君贤、官清、民安,期待社会太平稳定,秩序井然。(15)p299人民守法,所以关汉卿笔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民、烟花妓女都会有一个众望所归的理想结局。受元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关汉卿无缘仕途,但在关汉卿的心中他希望自己能一展才华,步入仕途,有所作为,关汉卿的这一社会理想在《窦娥冤》中间接的表达,窦娥作为社会底层的年轻寡妇,受冤入狱,虽痛斥天地神明,但最后的冤情依然是通过清官窦天章的秉公办理才得以昭雪,可见关汉卿对官吏制度的肯定。
关汉卿既受时代的感染影响也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关汉卿对女性婚恋观的重视对卖淫制度,贪赃枉法,地痞无赖的痛斥,满含血泪。对女性意识独到的见解,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的典型和文学史上的奇葩。
参考文献:
[1]朱燕,刘莲: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第6卷 第5期 2004年9月 《关汉卿女性创作题材管窥》。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6240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