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神话的生死观研究

 2022-01-20 00:06:10

论文总字数:12236字

目 录

1 引言 3

2 北欧神话生死观的文本解读 3

2.1 创世神话中的生死观 3

2.2 战士与英灵殿中的生死观 4

2.3 末日神话中的生死观 4

3 北欧神话中生死观内涵的分析 5

3.1 出生即是走向死亡 5

3.2 对死亡的勇敢面对 5

3.3 死亡是另一种新生 6

4 北欧神话中的生死观所传达的精神 7

4.1 冒险精神 7

4.2 战斗精神 8

4.3 荣誉精神 8

5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北欧神话的生死观研究

杨仪

,China

Abstract:Myth is ancient wisdom of the people, for they reflect the natural phenomena and human illness and death thinking,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system of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 magical imagination with its magnificent, large and complex view of the world and set a heavy tragic life philosophy shine, its implicit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s even different.This paper attempts to Nordic mythology, to which realized the show, unlike other mythical conception of death,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Norse mythology conception of death, from feelings of Nordic ethos.

Keywords: Norse mythology; conception of death; connotation; spirit

1 引言

神话是远古人民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研究神话有利于我们对古人的生存环境以及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领悟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并从中得到对现代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因此,对于神话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欧洲古老的神话体系之一,北欧神话由于开始的口头传播、古北欧语的晦涩难懂、基督教的打击等诸多原因,并未能广泛的传播和完整地保存下来。现有的相对完整地记录有北欧神话的著作是冰岛史诗《埃达》。尽管相关资料甚少,但北欧神话的悲壮深沉的特性还是使其在诸多神话体系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就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有关北欧神话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外学术界对于北欧神话的相关研究则从20世纪初就有了一批研究成果,如Bertha Phillpotts的《The Elder Edda and Ancient Scandinavian Drama》,到了30年代和60年代时分别出现过两次高峰,这期间的成果如H. R. Ellis Davidson的《Gods and Myths of the Viking Age》,90年代后有了新的热潮,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埃达》文本内容和结构上的分析与再解读,以及对北欧神话中民族本源的探索。国内对于北欧神话的研究大约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主要以茅盾为代表,他的《北欧神话ABC》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神话中的诸神和主要故事,极具价值;现代的相关著作以及学术论文主要有姜明文的《探寻北欧神话的“维京精神”意蕴》,宋晓梅的《略论北欧地区的神话》,朱鹏的《北欧神话的起源及它的现代的影响》,仇春燕的《论北欧神话的生死意境》等。总体而言,目前有关北欧神话的研究工作还是以国外为主,但欧美学者们的研究极少涉及北欧神话的精神内涵,他们更关注北欧神话在考古领域的价值;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尽管有郭翠的《北欧神话的死亡意识解读》,何鹏的《北欧神话—灰烬苏醒的北欧古文明》等论文发表,但其中关于生死观念的专题研究也是屈指可数的。由于北欧神话所表现出的沉重苍凉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生死观,因此,若想了解探究北欧人的精神以及民族之魂,有必要对北欧神话的生死观进行深入研究。

2 北欧神话生死观的文本解读

2.1 创世神话中的生死观

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不论零散或完整,都基本涵盖了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等几大主要内容,北欧神话也不例外。在这些部分中,关于生死观的体现几乎贯穿始终,自然会在其创世神话中展现出来。

“《埃达》的手稿从《瓦络斯帕》(《女占卜者的预言》)开始,就给了整个神话一个总结,从宇宙的起源到其毁灭再到重生。”[1]《女占卜者的预言》的前半部分与其他几篇诗歌一起组成了北欧神话的创世部分。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北欧神话中的神都是神种和巨人种的混血,亦即善与恶的混合体,是不完备、非纯种的。”[2]这使得他们并不具备永恒的生命,他们时刻都要与体内的这种恶作斗争,死亡的阴影是从一开始便笼罩在他们头顶的,所谓的永生并不存在。其次,在这些故事中,最早诞生的并非是代表着正义的神明们,而是代表着邪恶的霜巨人伊米尔,之后代表着正义的祖神勃利才因冰川的消融而现身。勃利出现之时,伊米尔正在沉睡,没有立即作出反应,然而当他醒来之后,便立刻向勃利及其子勃尔发起了挑战,正邪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斗,不分伯仲。这些都表明,善与恶的对立从一开始就存在,并且是恶的一方首先向善的一方发起了攻击。从这个角度来看,众神一降生就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这场战争最终因勃尔的儿子们:奥丁、维利和伟的出生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他们与自己的父亲齐心协力杀死了霜巨人伊米尔。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伊米尔的后裔逃走了,并时刻都想重新来到诸神的世界里作恶。

再次,在诸神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之后,便开始着手创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奥丁创造了一棵名为伊格德拉修的世界树,它又是宇宙、时间以及生命之树,由三位命运女神照料着。然而,这棵树的左边有一条毒龙尼德霍格和其它无数的小蛇同时在噬咬树根,当生命之树被咬死时,便是诸神末日的到来。这又是一个死亡的预兆,在诸神生的每一天,都要面对着这种死亡的倒计时,这是一种命运,同样谁都无法阻止。

最后还有创世神话中太阳与月亮的部分,同样体现着死亡的宿命性。奥丁在创造世界时,用最大的火块做成太阳与月亮装饰天空,同时获取光明。然而,太阳和月亮始终被邪恶的天狼斯库尔和哈梯追逐,有时候,这两只天狼几乎咬到了太阳和月亮,等到他们完全将太阳和月亮吃掉,也就是诸神的末日来临之时。

北欧神话中的创世部分,反映了远古北欧人民对世界构成以及宇宙体系的思考与理解,同时在这之中,已经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死观:不论神或者人,一出生即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死亡是被预知的,必然且不可避免。

2.2 战士与英灵殿中的生死观

北欧神话中最直观地体现对死亡的理解以及死后灵魂归宿的故事,就是有关于战士与英灵殿的记载。

主神奥丁在神的居住地阿斯加德有着三处宫殿,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就是英灵殿瓦尔哈拉,这座华丽的宫殿是为了接待战死的勇士的,这些战死勇士的灵魂被称为恩赫里亚。每当人间发生战争时,女武神瓦尔基莉们就会奉着奥丁的旨意到战场上去,从即将死亡的勇士中挑选最为英勇强壮的,赐予他们象征着死亡的一吻,之后带着这些恩赫里亚们进入瓦尔哈拉宫殿。“瓦尔基莉们不单在陆地的战场上挑选勇敢的战死者,她们也到海上,从沉没的大龙船里挑选将死的勇敢的维京人。”[3]在瓦尔哈拉宫殿中,等待着这些英灵们的是奥丁的接待与嘉奖和宴席上的美酒佳肴,他们在这里纵情歌唱,彻夜狂欢。

然而英灵们在这里并不是一直都寻欢作乐,在饱餐饮酒之后,他们每天还会在宫殿外的旷野上角斗比武,这也是为了最后的诸神的末日那天的战斗做出准备。

从这段故事中可知,在北欧人眼中,死亡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延续,英灵们在死后进入英灵殿,就像生前一样比武作乐,甚至比他们活着的时候更加享受,这象征着他们的生命力不竭以及战士不屈的意志。并且他们还将与诸神一起,参与最后的那一场末日战役,这是一种追求战士荣誉和价值的体现。肉体损毁而精神不灭甚至在死后更加一往无前,这是北欧神话中对于生死的独特的展现。

2.3 末日神话中的生死观

北欧神话包含着一个十分独特的组成部分:末日神话。世界其他各民族的神话体系中,神明几乎都具有永恒的寿命,唯独北欧神话是个例外。北欧神话中的诸神们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神格,自身都是善与恶的结合体,因此并没有永恒的生命,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对宿命的末日来临。“有生必有死,是北欧神话中牢不可破的观念。”[4]这种观念并非是受了其他思想文化的影响,它完全出于古北欧人自己的思考。“瑞典的古鲁纳文石刻也表明,末日神话并非学者后来的想象和对外来文学的收入,更非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是代表着基督教取代异教时代。”[5]早在基督教传入北欧地区之前末日神话就已经产生,这一点在大量的材料中得到了证实,末日神话是源于北欧人自身的想象与思考。

末日来临的景象主要被记录在《埃达》中的第一篇诗歌中,见《女占卜者的预言》的后半部分:“伊格德拉西尔梣皮树,/站得笔直却簌簌发抖,/擎天撑地再支撑不住,/枝杈全都在痛苦呻吟。/巨人挣脱笨重的枷锁,/凶恶残暴地残杀无辜。/众神祇踏上黄泉之路,/全都吓得魂飞魄又散。/火巨人苏尔特张大嘴,/一口一个将他们吞噬。/……黑烟蔽日太阳倏然变黑,/大地裂出罅隙沉入大海。/闪亮的星星从天际消失,/雾气腾腾四周一片氤氲。/一道火光烈焰冲天而起,/那火光把天界烧个精光。”[6]

从这段史诗中不难看出,末日之战是如此的惨烈,一切预言都成为真实,一切预兆都得到显示,诸神拿起武器奔赴战场,去与他们的宿敌进行拼杀,然而宿命无法避免,毁灭不可遏止地到来。北欧神话就是用这么一种悲壮又决然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古北欧人的生死观:死亡是宿命的、无法避免的,人们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

3 北欧神话中生死观内涵的分析

3.1 出生即是走向死亡

从一出生便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北欧神话中所体现出的生死观的一部分。北欧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主神奥丁以自己的一只眼睛为交换,得到了一勺智慧之泉的泉水。在喝下这勺泉水之后,他的智慧便无人匹敌,知道了未来之事以及诸神不可避免的毁灭的宿命。不止奥丁通晓自己的命运,北欧的诸神通过女占卜者口中的预言以及命运三女神的行为都获悉了自己必将走向毁灭的未来。他们只是不能明确末日究竟会在哪一天到来,他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等待着死亡的降临,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们头顶。“何时死亡的不确定性与死亡的确定可知是同行的。”[7]因此他们并不否定死亡,他们肯定死亡的存在,否定永生的可能。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存在到头在生存论上等于说:向终结存在。”[8]出生即是走向死亡这一认知是北欧神话中最基本的观念,其他有关于生死的思考与结论都是建立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之上,正是因为有这一观念作为基础,才会有后来对死亡宿命的应对,以及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也是在这一观念的前提下,北欧神话有着其他各类神话所不具有的强烈的悲剧色彩,充满着悲怆肃穆的氛围。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23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