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明清时期俗文学中白蛇犯罪情节研究

 2022-01-20 00:06:33

论文总字数:21984字

目 录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1导言 5

2雷峰塔白蛇故事的起源与成型概述 5

3明清时期俗文学作品中白蛇之罪与罚主要内容 6

3.1修仙之盗 7

3.2故意投毒 7

3.3盗宝 7

3.3.1盗窃地点的变化 8

3.3.2犯罪目的的变化 8

3.3.3对于犯罪后的不同处理展示了不同内涵 8

3.4盗药 8

3.5盗檀香 9

4白蛇主要的罪与罚分析研究 9

4.1盗库银 9

4.1.1所盗白银数目不同 11

4.1.2施与许仙银两不同 13

4.1.3盗窃辩解不同 13

4.1.4许仙被流放的惩罚有差异 13

4.2水漫金山 14

4.2.1水漫金山(罪)展示的直观信息 15

4.2.1.1白蛇水漫金山前的态度转变 15

4.2.1.2白蛇水漫金山后的忏悔 16

4.2.1.3绍兴钞本中没有水漫金山的情节 16

4.2.2水漫金山(罚)展示的直观信息 17

4.2.2.1 “合钵”情节中的许仙形象变化 17

4.2.2.2关于雷峰塔的信息变化 17

4.2.3水漫金山罪与罚的内涵 18

4.2.3.1水的意象所指 18

4.2.3.2民众的“看热闹”心理 18

4.2.3.3南方的“亲蛇”倾向 19

4.2.3.4“状元情结” 19

5白蛇的罪与罚情节和民众心理的关系 19

5.1民众同情白蛇,越来越美化白蛇 19

5.2民众以白蛇自比,表达了对于无法改变的被压迫命运的悲叹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罪与罚

——明清时期俗文学中白蛇犯罪情节研究

刘 超

,China

Abstract:The tale of white snake is one of the four most famous folk tales in China.It appears in various literary genres,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folk arts and crafts.The stories have a lot of editions.When it comes to the folklore about white snake which can most reflect comm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have close contract with their recreational lif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t is inheritanced well.This aiticle chooses six popular and well preserved edtions with rich plots ,including Feng menglong’s The Lady White is Imprisoned in Leifeng Pagoda Forever(Ming dynasty),Huang tubi’s Kanshangeyuefu Leifeng Pagoda(Qing dynasty),Fang chengpei’s The Tale of Leifeng Pagoda(Qing dynasty),baojuan Leifeng Baojuan(Qing dynasty),Shaoxing nanci Leifeng Pagoda(Qing dynasty)and Zidishu Leifeng Pagoda(Qing dynasty).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crime way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rim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rawing charts and classifying statistics on the literature works of white snake. Apart from that,it puts different literature works in their corresponding social background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comm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tendency.Because of that,it can explain the proble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ogy and culturology.

Key words:litera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tale of white snake and Leifeng Pagoda;the crime plot;theory of causation;comm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tendency

1导言

明清时期,中国俗文学繁荣,各种文学体裁兴起,出现了许多叙说故事情节、描绘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的体裁。如传奇、话本、南词、小说、子弟书等。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雷峰塔白蛇故事是大部分民众所熟知的:白娘子与许仙相恋,法海认为人妖殊途,带走许仙、拆散夫妻,白娘子一怒之下水漫金山,致使生灵涂炭,犯下滔天大罪。法海对其施行惩罚,将她压在雷峰塔下,直到白许之子长大考取状元,前来祭塔,才让白娘子结束了被关押在雷峰塔下的生活,罪孽赎还,惩罚结束。本文之所以将这个故事称为“雷峰塔白蛇故事”,而不是“白蛇传”一类的名称,是因为“白蛇传”一名并不能完全指代这一系列的故事,例如早期没有雷峰塔出现的白蛇传说、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以及志怪小说中的白蛇故事,广义来说都属于白蛇的故事。本文所指“雷峰塔白蛇故事”是指白娘子与许仙的同题材故事,我们可以将它们归入一个统一的故事体系——“雷峰塔白蛇故事体系”。

2雷峰塔白蛇故事的起源与成型概述

论及白蛇故事传说的起源与发展,潘江东在《白蛇故事研究》中认为该故事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博异志》中记载的短篇文言小说《李黄》(《李琯》)有关,《李黄》中的“白衣之妹”、“青衣老女郎”可能为白蛇和小青之前身[1]。显然,这一故事中,并没有出现“白蛇”这一关键角色,所以并不能把它归入“雷峰塔白蛇故事体系”。

元末邾经有杂剧《西湖三塔记》[2],但现在已经失传,具体人物与情节不得而知。明嘉靖时期,洪楩主编的《清平山堂话本》选辑[3]中,有与之同名的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考其内容,与“雷峰塔白蛇故事体系”仍有较大差距:奚宣赞被妖怪白卯奴等迫害,三妖后被道士收服,压在西湖三塔之下,这三塔即成为后来有名的“三潭印月”之景。主人公名字不同,关键的惩罚物“雷峰塔”也没有出现,也不能归入此体系中。

初刻于明嘉靖年间的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的《熙朝乐事》中说道:“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坠等记,皆杭州异事。”[4],卷三《南山盛迹》又记录了雷峰塔下镇压着西湖中白蛇、青鱼两个妖怪的传说[5];明万历年间吴从先《小窗自记》中也记述道:“宋时法师钵贮白蛇,覆于雷峰塔下。”[6] ;明聂心汤修、虞淳熙纂,成书于万历三十七年的《钱塘县志》云:“雷峰塔相传镇青鱼白蛇之妖。”[7];明万历吴之鲸的《武林梵志》卷三中记载:“雷峰塔在净慈寺前址……俗称塔镇青鱼白蛇。[8];明万历刻、清康熙增修,释大壑的《南屏净慈寺录》卷十《灵异》中说道:“雷峰塔相传镇青鱼白蛇之妖。”[9]。可见在明朝诸多文献中均有对雷峰塔白蛇故事传说的记载,部分文献特意点明故事的原型蓝本是发生在宋朝的传说故事。

明万历年,陈六龙写了一出《雷峰记》,据说是最早将雷峰塔白蛇故事搬上舞台的剧本,可惜已经失传,故真实性无从考证[10]

结合前面资料可以确定的是,明末冯梦龙收入《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11]是对宋时的白蛇传说故事整理,并有可能结合了陈六龙的剧本内容编写而得的。这一故事的出现,是“雷峰塔白蛇故事体系”的开端,因为关键情节与人物都基本定型,作为重要惩罚工具的雷峰塔也出现,此后,雷峰塔白蛇故事在明清的多种俗文学作品中活跃起来。

3明清时期俗文学作品中白蛇之罪与罚概述

明清时期,雷峰塔白蛇故事的俗文学作品众多,清代钱德苍编订的《缀白裘》中七集二卷收《雷峰塔》的《水漫》和《断桥》曲文共两种[12];阿英的《雷峰塔叙录》里记叙清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梨园旧钞本《雷峰塔传奇》、清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水漫》曲文四种、《断桥》曲文四种共十一种[13];赵景深的《弹词考证》中提到过白蛇传的弹词[14];傅惜华的《白蛇传集》里收录了马头调、八角鼓、鼓子曲、鼓词、子弟书、小曲、南词、宝卷、滩簧、传奇等各种体裁的俗文学作品共四十八种[15]

傅惜华在《白蛇传集》的《序》中说:“这本白蛇传集,所采辑的各时代的民间文学作品,仅仅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搜集、选择、校勘的工作。”[16]。他在编订此合集时,仍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收集齐全部的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文学文本。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源头是民间传说,在流传时,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传播,还可以口耳相传,故其故事内容不可能全部以文本形式保留下来,加之各种可能发生的原因,例如战乱因素、统治者政策原因、创作者偏向问题、印刷术的产生和兴起的时间等诸方面原因,传至今日,许多版本的故事已经丧失了其本来的面貌,其故事本身的完整性、文学性也是参差不齐的。

故综上,为了较为客观、完整地对明清时期的雷峰塔白蛇文学文本的白蛇犯罪情节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选取文本时,尽量选择流传度广、接受度高、有证可查、情节完整、人物饱满、较为接近其原来面貌的文学文本,对于那些已经失传、情节过于简单、只存残本、零星几出、后人删改太多、无迹可寻的文本,笔者没有过多整理与涉及,并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总结排列出了本文标准内的以下六个文本: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98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