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2022-02-06 19:17:05

论文总字数:34497字

摘 要

关键字 3

Abstract 4

Key words 4

1.绪论 5

1.1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综述 5

1.3创新之处 7

1.4研究方法 7

2.《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概况 8

2.1《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主要内容 8

2.2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及《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创作契机 8

3.《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在中国的译介 9

3.1小说的两个汉译版 9

3.2 徐百柯译本的漏译问题 11

3.2.1 漏译之一:对“银河系帝国总统”的注解 12

3.2.2 漏译之二:对福特·大老爷本名的解释 13

3.2书名、人名与科幻名词的翻译 14

3.3 英式幽默的翻译 16

4.《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在中国与欧美的接受对比 16

4.1《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文学成就 16

4.2《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出版成就及小说衍生品 18

4.3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社会成就 20

5.《银河系漫游指南》在中国遇冷的原因 21

5.1 中国读者对英式幽默的接受失败 22

5.1.1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幽默感 22

5.1.2《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英式幽默 22

5.1.3中国读者幽默感的缺失 23

5.2 中国读者的文化缺失 24

5.3中国科幻传统的孱弱 25

6.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摘要

在欧美世界,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成名作《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被誉为“科幻圣经”,不论是在文学界还是学术界,都对其有高度评价。但中国读者却对这本小说知之甚少。本文从小说的译介和读者接受这两个角度探讨小说在中国受到冷遇的原因,一方面,小说的两个汉译本都没有完整再现小说原著的风采和内涵,徐百柯译本存在严重的漏译问题,姚向辉译本虽然内容完整,却失去了原著中幽默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中国读者自身存在对英式幽默的文化缺失,造成了中国读者在理解小说内容和体会小说乐趣时的重重障碍。最后,我国科幻文学传统的孱弱,使得《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很难真正畅销。本文将重点从小说译介中存在的问题和读者接受的角度入手,对《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在中国受到冷遇的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字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道格拉斯·亚当斯、英式幽默、译介

The Trans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in China

Abstract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written by the famous British writer Douglas Adams, is regarded as ‘the bible of science fiction’, and has won a great success in both literary and academic fields. However, Chinese readers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is book. Reasons for such a huge contrast of the popularity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essay,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 the one hand, both two translated Chinese versions of this book could reproduce neither the content nor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novel.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readers have difficulties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behind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sto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ulture background. Finally, there is no tradi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so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could never be the best-seller in Chinese market.

Key words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Douglas Adams, British Humor, Translation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05年,好莱坞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在全球上映,并引入中国,在国内引起一定的反响。电影由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下文均以《搭车客》指称)改编而来,随着电影的热映,小说《搭车客》开始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而此时,《搭车客》已在欧美国家畅销了近26年之久,销售了近1400万本,被欧美科幻小说迷奉为“科幻圣经”。但在中国,除了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爱好者和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追捧者外,知道《搭车客》的人寥寥无几。国内读者与欧美读者对小说《搭车客》接受程度的悬殊对比,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部“圣经”级别的科幻小说,在中国受到如此冷遇?

1.2 研究综述

2005年,小说《搭车客》经过汉译并出版后,虽然受到国内科幻爱好者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将其作为目标文本展开的学术研究可以说少之又少,与《搭车客》相关的文章,多数是读者在网络论坛或博客上写的评点,和一些在非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评论。

首先,以《搭车客》为对象,进行学术研究的论文不多,主要有李怡嘉的《浅析科幻小说翻译过程中的读者影响力——以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汉译为例》。李怡嘉选取了徐百柯的汉译本为目标分析文本,探讨科幻小说翻译过程中读者的影响力。李首先简述了《搭车客》的主要内容,肯定了小说在西方的文学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并提及小说在中国读者中的反响。李以小说汉译过程中书名的翻译和小说中具有双关或讽刺意味的词和短语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读者的接受,最后提出读者的影响力对科幻小说的翻译具有推动作用的观点,她认为翻译科幻小说不仅要有正确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同时还要用合理运用读者对小说传播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李在论述“读者对小说的认可和推动力”[1]时,简单分析了小说原著比汉译本更受欢迎的原因,并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欧美读者接触科幻小说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读者,其对科幻小说的批判和接受更为成熟,对科幻小说的喜爱程度更甚;其二,小说经过汉译多少略失韵味,有些内容比如英式幽默使读者读起来晦涩难懂,其读者大多是科幻迷及语言文学爱好者,读者圈大大缩小”[2]。但李怡嘉的这篇论文,对小说《搭车客》概况、内容和文学成就的介绍仅留于表面,文中对原版语言和汉译本语言的分析也仅仅作为后文中读者影响这一重点内容的切入点一带而过。并且,文章的篇幅较为短小,缺乏充实丰富的材料基础。杨慧颖在《浅析〈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英式幽默》[3]一文中,联系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英式幽默,对《搭车客》展开分析,探讨其英式幽默的特点。杨列举了《搭车客》中随处可见的自嘲、反讽和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与人类自身矛盾的讥笑,如对拜金主义的鄙视,以此论证,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不仅可以展现作者的才华,增加文本的趣味,更起到了传递作者情感思想的作用。最后,杨慧颖提出了自己对英式幽默的看法,她认为,“英式幽默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自我贬低,以自负为大敌,其最终目的就是自嘲,嘲笑自己的缺点、失败、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4]正如杨慧颖这篇论文题目中的“浅析”,虽然对英式幽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该定义来源于维基百科,权威性较差。并且,这篇文章仅对姚向辉翻译的版本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文本内容非常少,仅对小说引子中的幽默内容进行了分析。就整篇文章而言,理论性较弱,更大程度上为赏析性文字。

除了以上两篇相对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外,国内几乎没有学者再对小说《搭车客》有其他研究。另外一些以《搭车客》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大多是对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概括性评论文字。如《一边旅行,一边讲冷笑话—道格拉斯·亚当斯和他的lt;银河系漫游指南gt;》(波末)[5] 、《地球死机的内幕和外传——〈银河系漫游指南〉》(木仍尹)[6] 等,这些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先对电影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影片中得人物、情节内容、音质、画质以及影片的影响力等不同的角度,对影片进行评价。总体来说,这些都属于影评式文章,缺乏学术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449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