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视角下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2022-01-18 00:11:32

论文总字数:32286字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2.1绿色技术创新 2

1.2.2生态位理论 3

1.2.3简要评述 4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5

第2章 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生态位理论 7

2.1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7

2.1.1技术创新理论 7

2.1.2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7

2.2生态位理论 8

第3章 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生态位模型分析 10

3.1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10

3.2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 10

3.2.1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态”层面测度要素 11

3.2.2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势”层面测度要素 12

3.3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估指标 13

3.3.1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估原则 13

3.3.2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13

3.3.3评估指标权重的确立 13

3.4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模型 14

3.4.1云模型的定义 14

3.4.2云发生器 14

3.4.3云的计算 15

第4章 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评价 17

4.1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7

4.2明确指标体系和分配权重 17

4.3确定评估值和云模型转换 18

4.4结果分析与讨论 20

4.4.1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态”、“势”分析与讨论 20

4.4.2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分年度综合云结果分析与讨论 22

第5章 江苏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机制的构建 25

5.1 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PEST现状分析 25

5.2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机制的构建 26

5.2.1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模式 27

5.2.2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机制 28

5.2.3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对策 2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31

6.1主要结论 31

6.2展望与不足 31

参考文献 32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是依赖资源消耗的,特别是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来支持经济增长,这种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商品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深远的环境代价。因此,继续保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末端加工技术的污染控制手段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选择。绿色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的演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跟随生态文明的潮流,制造业开始积极寻求绿色技术创新。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绿色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问题,同时对环境保护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生态文明时代下,绿色技术创新无疑是一种新的趋势。因此,各个制造业将发展绿色技术上升到战略层面,并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希望通过绿色技术的发展,跨越当前技术发展的瓶颈,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江苏省制造业从起步,以实现经济见长,从江苏省经济信息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来看,到2017年,江苏省现现阶段制造业总产值高达15.3万亿元,大概占全国总量总量的1/8,约占全球总量的3%。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江苏成为制造业大省。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江苏省提出了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绿色制造业相应的党计划。明确提出,江苏省要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步伐,进行绿色研发,清洁生产,绿色营销,促进江苏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成熟的生态学学说,生态位理论首先解释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其次展示了生物在持久竞争中最适合的生存位置。本文运用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对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强度进行分析,结合云模型,对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进行评价,甄别影响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根据绿色技术创新短板构建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模型,此研究成果有利于江苏省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本省制造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江苏省制造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做了研究,但从生态位的角度来看,在生态位的视角下研究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文献较少,同时将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理论放在生态系统中对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位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上加少。提高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量的重要手段。结合生态位理论可以很好的分析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培育机制,从而可以为制造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竞争力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指导。

(2)现实意义。

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双赢途径。它要求在创新的各个方面考虑环境责任。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依然不足,由于绿色技术创新障碍高,进入门槛高,研发成本高,导致制造业态度消极,加之公众对绿色创新产品认识不足,导致制造业发展缓慢。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缓慢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因此将江苏省制造业的技术绿色创新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演化规律结合起来,利用生态位学说中生物群落的结论来研究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分析江苏省绿色技术创新与生物种群的相似之处,将生物体的研究成果加入到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实现在江苏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同时对解决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绿色技术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制定了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推动了末端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Kusz (1991) 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环境因素,并以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理论[[1]]。Brawn和Wield(1994)对绿色技术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认为绿色技术创新包括六大部分的内容,分别为产品设计,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设备,绿色回收,绿色包装等[[2]]。在测量方法上面,Aguilera(2013)认为要以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果为依据,对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且使用绿色技术创新专利的单一指标来测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3]]。罗良文(2017)以两个阶段价值链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4]]。杨国忠,刘希(2017)则认为大学是政府对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作用的中介方,搭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投入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博弈模型[[5]]。SUNYamei,LU Yonglong(2007)等以环境技术专利来说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以此来测评中国区域内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差异[[6]]。宋维佳,杜泓钰(2017)研究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国内自主研发以及国际技术溢出两个方面的影响[[7]]。贾军(2004)将创新水平用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来表示,分析了技术创新对该地区绿色知识存量的影响 [[8]]。王志平和王郁蓉(2010)搭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构建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进行评价[[9]]。Eric(2007)[[10]]、冯志军(2013)[[11]]和肖仁(2014)[[12]]桥等采用定量数据分析法,也就是参数分析法测算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用来评价投入与产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曹霞(2015)和于娟(2015)通过用随机前沿评测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模型进行改进,对影响中国各个地区研发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13]]。钱丽、肖仁桥和陈忠卫(2015)从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方面,以及绿色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以及空间区域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各省企业的技术差距[[14]]。秦国伟和沙海江(2017)等通过探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将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企业的创新能力设定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15]]。岳鸿飞(2017)认为中国工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与发展,以成为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6]]。毛世英,万伦来(2011)提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总趋势是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来降低总成本[[17]]。当前,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和应用上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取得长足进展。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和探讨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这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1.2.2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生态位理论最早是由Grinnell(1917)在研究鸟类种群生态学中提出[[18]]。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逐步进入到地理和经济等领域,成为学者们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手段 [[19]]。随后林晓(2003)[[20]]向延平(2010)[[21]]等把生态位理论广泛地运用到在旅游、企业、城市、土地利用等领域。

  1. 生态位理论在企业层面的应用

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生态位理论在企业层面有两个研究方面。分为企业竞争的分析的研究和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在企业竞争分析方面:林晓(2003)[[22]]、钱言(2006)[[23]]、江涛(2007)[[24]]等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位资源竞争的重叠导致了企业的竞争。万伦来(2003)将企业生态位评估指标包含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共3个层面 [[25]];黄江明,丁玲(2016)认为企业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的演进模式、演进过程及其企业的竞争战略,存在于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中,进而基于生态位重叠与分离搭建了企业竞争优势模型[[26]]。钱辉(2006)仔细地分析了基于生态位影响因素的企业演化路径,同时也论证了生态位与企业演化路径之间的关系 [[27]]。许芳(2004)研究了企业生态位中的进化理论,接着提出了企业生态位中竞争关系与排斥关系这两个理论[[28]]。李文华(2006)则通过研究给出了研究企业生态位的具体参数、方法和模型[[29]]。在企业发展策略方面:夏训锋(2003)在借助以往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策略,结合了生态位理论相关理论,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错位分离的企业发展策略[[30]];徐泽浩,张光余(2016)从颠覆创新的角度出发,总结了颠覆创新中市场导向或颠覆性创新的特点,并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角度探讨了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31]]。张彦开(2003)则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态位理论是如何运用到企业竞争中的[[32]];刘希宋(2008)基于对原有企业竞争模式和生态位竞争理论的分析,提出将企业管理生态位由生态位占有、资源配置与资源消化吸收三个部分组成[[33]]。总的来说,学者们对生态位理论在企业层面的研究多以构建指标模型,选择测量方式为主。

  1. 生态位理论在产业层面的应用

生态位理论在产业上面的应用,学者们主要研究产业生态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在定义上面,关于产业生态位的具体定义是由Micah和William(2002)提出的 [[34]]。接着学者们对产业生态位的研究由少变多,将对单个产业的研究推至多个产业的研究。Hannan和Carroll(2015)认为市场需求和资源构成了产业生态位的影响因素[[35]]。根据产业生态位的特点并把它与生态原理的结合,是目前工业生态位研究的一个大方向。 许多学者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傅淑芳,朱斌(2004)提出通过比较生态创新体系,构建高科技产业集群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36]]。许萧迪(2007)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方法来测度和分析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态位因素,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分析[[37]]。同时,也有行业间的竞争,这与自然界生物部落之间的竞争有相似之处,在 2011年,Dan和Seifert(2011)认为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竞争是因为产业生态位具有相似程度与重叠程度 [[38]]。梁嘉骅(2002)等认为产业在所处的环境中更加积极竞争就能提高其本生的生态位规模[[39]]。田家林(2012)通过运用区位商、SSM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的服务业从静态、动态以及生态位重叠程度3 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40]]。总的来说,学者们对生态位理论在产业层面的研究范围多在理论产业与生物系统的特点,把产业放在生物系统中去研究。

1.2.3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绿色技术创新以及生态位理论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内外学者物种生态位、企业生态位,产业生态位等课题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大多数更倾向于定性方面的分析,缺少定量化的讨论,对于生态位的应用很多也是通过引用生态位理论而简单地结合它的基本原理来作出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与实战讨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228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