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4668字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其中网络通讯设备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它们的物流体系并不完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网络通讯设备行业具有产品类型和层次多样化,客户需求逐步加大,以及差异化日趋加剧的特性,其相应的物流特性有:交货期短、市场需求波动大、生产计划性较差等,这也是造成了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增值幅度较小,拖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市场风云变化,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制造环境与客户需求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为了将企业的工作集中于提高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产品的分销中的仓储、运输等物流作业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管理,这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欧洲,整个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由第三方物流完成。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在美国,大型制造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占到69%,未来的三到五年,美国第三方物流业的收入也将以15—20%的比例持续递增。
而在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物流市场的地域集中度较高,主要收益均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比较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者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但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我国是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的方式来降低其供应链成本,并且国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物流外包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这无疑会给我国的物流业务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丰厚的利润。
网络通讯设备行业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自营物流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要求。本文希望从第三方物流的角度,分析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现有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借助第三方物流网络规划理论,在传统网络通讯设备行业自营物流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物流知识,设计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特定的第三方物流网络,对该行业进行合理规划物流运作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创造第三利润源泉做出自己的努力。更进一步说,该领域的物第三方流体系研究,也能够有效推动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型为以核心企业组成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号召,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1.2: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网络通讯设备行业迅猛发展,使得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展开了针对其物流领域的研究。本课题就是建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物流体系的研究的基础上的。
1.2.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库存位置选址的研究,Barhona和Jensen(1998)提出了库存成本下工厂所在地的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分解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Nozick和Turnquist(1998)分析了库存成本下包括内固定费用设施选址模型的方法。 Erlebacr和Meller(2000)提出了一种位置库存模型,为两个级别的网络设计使用连续近似,以及建设数量和边界启发并纳入风险共担,以降低持有成本。Nozick和Turnquist(2001)开发了一种DCs的位置分析程序,该程序集成了设备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服务响应的因素。
为了研究模型算法,Minet等人(2004)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遗传算法,可以解决涉及产品退货逆向物流问题。Ko等人(2005)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并整合了同时占正向和逆向网络的动态集成分销网络的设计。在进一步的研究中,Ko等人(2006)提出了一种混合算法运用模拟方法,涉及到仓库的性能,设计了第三方物流分销网络。Min等人(2008)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遗传算法,解决了涉及维修设施,第三方物流的位置和分配逆向物流的问题。这种模式优化创造了一个连接维修设施,仓库和生产设施的逆向物流网络。
针对第三方物流网络的设计,Zhang等人(2007)提出了一种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从第三方物流角度来看再制造物流网络设计问题。 Zhang等人(2007)提出了一种模型和算法以解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模糊不确定环境下对危险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的设计。Ko等人(2008)为第三方物流正向和逆向物流需求整合的网络设计,提出了一种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研究第三方物流中存在的多商品,多客户和容量限制设备的位置分配问题。
在研究模型建立的过程中,Teo等人(2001)提出了一种分析建模方法,研究当几个配送中心(DC)的合并成一个中央配送中心时,其对设施成本和库存成本的影响。Daskin等人(2002)采用风险共担和假定的需求有一个正常的分布,即经济订货量,建立了库存问题和位置分布模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运输成本,库存和安全库存库存成本,固定设备成本,并且使用拉格朗日求解算法的问题得到解决。 Shen等人(2003)研究风险共担条件下的库存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以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使得零售商与固定的配送中心选址之间总成本分配最小化,并且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从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的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的安全库存库存成本最小化。
1.2.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在第三方物流整合优化方案的研究上,张永(2005)以3PLS 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为研究主题,建立了 3PLS 物流结点布局规划的框架,并对候选物流结点的评价与选择、模糊环境下物流结点布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及物流结点布局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为不确定环境下有着正逆向物流需求的 3PLS 物流设施系统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
王松(2007)以第三方物流理论、运输理论、配送理论及决策理论等为理论指导,深入分析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体系的构成,我国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及运输决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运输方式选择的决策模型,在第三方物流运输决策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第三方物流运输网络优化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第三方物流运输决策的建议。
倪剑(2007)对综合考虑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第三方物流的整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混合仓库-回收中心的概念,在确定了物流设施备选地址的情况下,以物流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量预测的动态整合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然后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结合模型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免疫算法来对模型进行优化。并且用数值算例将免疫算法与遗传算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这种算法的实用性和效率。
关于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的研究,郑家平,张仁颐 (2010) 通过分析行业结构,构建通信设备产品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结构,并提出对原有物流网络进行扩建,针对回收部门进行构建优化,构建高价值返回物料品的企业闭环供应链物流网络和低价值物料的企业开环供应链物流网络结构。另外,作者认为,正向物流上的优化能成倍的减少逆向物流的成本。李莉,车静,关宇航(2010)在该行业绿色逆向物流理论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3R原则,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切入,构建绿色逆向物流体系。
网络通讯设备行业是朝阳行业,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网络通讯设备行业在2003年以前整体呈现稳定的增长,2003年之后就逐步减小增长趋势,整体来说,行业正从快速发展期正式步入成熟期。中国网络通讯设备制造行业运行报告(2010)分析了近几年来的行业比较,其中相对于2009年来,2010年效益和资产增速减小、成本和费用增加、销量增量减少、库存增加。胡珊(2010) 分析了中国通讯设备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现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已经开始步入成熟期,中国企业价格优势不再明显,而且中国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弊端日益凸显。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力图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填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研究内容为:全面探讨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物流体系的特征和现状,通过对该行业的了解与认知,结合普联技术有限公司的背景与资料,总结其物流体系内尚且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物流问题对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第三方物流网络设计,通过简化模型的建立提供第三方物流网络建立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互论证,对现有物流体系提出整改优化方案,使之符合现实情况,并能够付之实践。最后,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和思考,对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的第三方物流网络设计提出展望。
第三方物流网络的设计,是一个整体性问题,是系统和系统间的协调,涵盖了整个供应链过程。对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把问题侧重化,针对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现实产生的典型性物流问题,构建合理的第三方物流网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网络通讯设备行业兼有制造业的库存积累和网络电子设备行业的快速反应特点,协调好这个问题是设计网络通讯设备行业第三方物流网络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普联技术有限公司的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将根据第三方物流网络设计的模型构建理论的研究结果,给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相关的第三方物流网络,最后,对设计前后的物流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2.1:第三方物流
2.1.1: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方”一词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Outsourcing)理念。外包是指企业动态的配置自身和企业的功能和业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将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从而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一定义明确了“第三方”的内涵,即物流服务提供者从事着发货人(甲方)和收货人(乙方)之间的第三方角色,代表甲方或乙方来执行物流功能。
美国物流管理学会发布的《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中,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指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而这些能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他们的存在加速了原材料和零部件从供应商向制造商的顺畅流动,更为产品从制造商向零售商的转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所提供的集成服务涵盖了运输、仓储、码头装卸、库存管理、包装以及货运代理在内的诸多业务。这一定义强调了一个公司要承担起第三方物流供应方的角色必须管理、控制和提供的物流作业。
然而,日本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解释是:供方和需方以外不拥有商品所有权的业者为第三方,向货主企业提供物流系统,为货主企业全方位代理物流业务,即物流的外部委托方式。这一解释强调的是第三方物流的全系统、全方位的代理。
此外,和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概念一样,第三方物流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在不同的领域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
-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的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关系。
-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化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其具体标志是:(1)具备提供现代化的、系统化的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2)有能力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以及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3)它是一种建立在长期契约关系之上的综合物流活动;(4)它是一种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2.1.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第三方物流是独立于供方和需方的物流运作形式
根据运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物流的运作模式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实际上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
(1)第一方物流是由卖方、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为了自身生产和销售业务的需要而进行自身物流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和管理。
(2)第二方物流是由买方、销售者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的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
(3)第三方物流区别于以上两种,它是专业的物流组织进行的物流,其中的“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服务提供者,即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第一方、第二方之外的组织,具有比这二者更明显的资源优势,是承担物流业务、组织物流运作的主体。
2、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
学术界往往将物流划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发生在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总称为社会物流,它是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业的物流组织来承担的。企业物流则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又可细分为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以及企业废弃物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之外的专业化物流组织提供的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务不是某一企业内部专享的服务,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是面向社会众多企业来提供专业服务,因此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可以说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3、第三方物流是综合系列化服务
国外一般将第三方物流看做类似于外包或契约物流的业务形式。对第三方物流有多种表述,如“外协所有或部分公司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契约物流服务以提供复杂、多功能物流服务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是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等等。不管如何表述,需明确传统的物流作业对外委托的形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企业传统的外包主要是将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存储等交由外部的物流公司去做,相应的产生了仓储、运输公司等专门从事某一物流功能的企业。它们通过利用自由的物流设施来被动的接受企业的临时委托,以费用加利润的方式定价,收取服务费。而像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之类的物流管理活动仍保留在本企业。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需要,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仓库管理、运输管理、订单处理、产品回收、搬运装卸、物流信息系统、产品安装装配、运送、报关、运输谈判等近30种物流服务。依照国际惯例,服务提供者在合同期内按提供的物流成本加上需求方毛利润的20%收费。可见,第三方物流是以合同为导向的系列化服务。
4、第三方物流是客户的战略同盟者,而非一般的买卖对象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货代公司,也不是单纯的速递公司,在物流领域扮演的是客户的战略同盟者的角色。在服务内容上,它为顾客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运输或配送服务,而是一种具有长期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与传统的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远远超越了与客户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的结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利益一体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基础。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最终达到双赢。并不是一方多赚钱,另一方就少赚钱的零和博弈。
第三方物流是客户的战略投资人,也是风险承担者。第三方物流公司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效益,更确切地说,它是以一种投资人的身份为客户服务的,这是它身为战略同盟者的一个典型特点。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务本身就是一种长期投资。
2.1.3:欧、美、日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
国际上,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业是一个只有30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行业,20世纪90年代是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有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
美国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后勤供应”手段用于物流业管理,并且在公路、铁路、水运、管道、航空等五种运输业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早在20世纪70年代,仅汽车货运及相关行业的产值就达到国名经济总产值的7%以上。目前第三方物流业被认为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中后期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使用比例约为50%,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像苹果电脑、通用汽车等企业就是依托第三方物流而达到近乎“零库存”管理。
日本的物流网络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5万多家物流企业,货运量达到34亿多吨。日本由通商产业省和运输省主管物流业,私营企业有许多从事物流业,如流通中心、运输社等等。
在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平均达到76%以上;全年达1290亿欧元的物流服务市场,约1/4由第三方物流完成。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英国第三方物流在商业领域已从货物配送发展到店内物流,即零售店把从开门到关门、从清扫店堂到补货上架等原先由商店营业员负责的一系列服务工作,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商完成。
2.1.4: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我国的不断增多,外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我国。与此同时,我国商业、粮食、外贸等储运企业以及一些交通运输、货运代理企业也在积极的扩展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逐步实现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化。但总的来说,我国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第三方物流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我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以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为主,国内企业中只有少数知名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大多数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还未涉足这一领域。
2.2:物流网络
2.2.1:物流网络的定义
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一个完整的物流网络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共同组成的。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物流体系的总称。”
物流网络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设计一个物流网络,可能包含以下多种目的。
(1)提供优质服务。物流作为现代化的服务业,其目的就是为了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这种服务通过物流网络的功能——仓储、配送、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来直观体现;也可以通过提供物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来间接体现。
(2)准时、快捷。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准时与快捷。所谓准时,就是在客户需要之时,将所需物资送达,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所为快捷,就是强调物资流通的速度要快,要及时满足社会需求并跟上时代步伐,抢占市场头筹。
(3)节约。物料资源越丰富,浪费就越严重。节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的节约,一个好的网络物流可以节约物资的存储时间、产品的制造周期和物资的流通时间,从而提高物资的使用价值或减少物流成本;二是投入减少,一个好的物流网络其各项投入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恰到好处的,没有盈余、没有浪费,用较低的投入来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三是能源的节约,现代物流中心通常采用自动化设备,加上空调、照明、消防、监控、计算机等,其日常运营的电力、能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如果物流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将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4)规模化。物流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规模化。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网络的规模化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并为社会所认同。但在流通领域,一方面,人们对规模化的认识还很肤浅;另一方面,流通领域的规模化比生产领域更难实现。因此,物流的效益规模难以发挥。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668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